本报讯 (记者张小玲)深圳大学首次在媒体上登出广告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院长终于有了结果(详见本报6月3日报道),深大昨天传出喜讯,两学院院长已有合适人选,分别是大连理工、武汉大学的博导,并在各自从事学科领域中,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学术影响,其年薪将不少于15万元。
今年6月深圳大学首次在媒体上登出广告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学院院长。创办于1983年的深圳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文、理、工、商、法、艺术、师范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在我国高教改革的道路上做出了积极探索:率先实行学分制、奖学金制、主副修制等教学管理改革,率先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推荐就业;率先实行勤工俭学制度;率先实行聘任制;率先实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等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
此次公开向社会招聘学院院长,深圳大学又进行了第一次尝试。“深圳大学面临的任务是提高办学层次,关键是人才。”深圳大学校长谢维信认为,人才要靠培养、引进,深圳大学采取引进、培养相结合方针。“招全国人才为我所用。”谢维信说。
招聘广告一登出就吸引了海内外的求职者,由于要求比较高,深圳大学前后共收到了7份应聘材料。经过比较,最后大连理工、武汉大学两位博导从中脱颖而出,分别有望担任深大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法学院院长一职。目前,深圳大学正在落实他们调动一事。由于调动手续有点麻烦,对方学校有点不舍两位博导,深大暂时不方便透露两位博导姓名。
不过,谢校长透露,两位博导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地位,并有行政经验,能胜任院长一职。这两位院长到位后的待遇为,由学校发放的年薪不低于15万元,学校提供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安排配偶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