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专业时,学生和家长要慎重,既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也要考虑到今后的就业因素,同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具体说来,可以考虑五大因素。
1、个人专长和性格
2、学校的知名度和热门专业
3、学校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现在相关部门和学校都在发布毕业生就业率,一般都在80%以上,高的达到95%以上,但许多大学生都纳闷:就业率这么高,自己怎么找不到工作。那么,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就业率呢?
就业率包含毕业生总人数、毕业生就业总人数、行业就业率、专业就业率和学校就业率等方面数据和指标。从行业和专业就业率来说,金融、IT与微电子、现代物流、生物医药、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等上海重点发展的领域一般比较高;学校的就业率也不尽相同。
具体到个体来说,还有一项指标就是就业质量,包括薪酬水平、满意程度、发展空间等方面内容,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就业质量无疑比就业率更重要,因此,考生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数据。
4、紧缺人才目录
紧缺人才目录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为这些岗位都要求“至少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外语基础要好,有涉外工作经历”等,
5、考研准备
也许,对相当一部分考生来说,会考虑毕业后继续深造,那就是考研和升博。其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
预测四年后三类热门专业
师范类专业仍受欢迎
近年来,在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因此,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的人数也急剧增长,出现了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一涨再涨的局面。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报考师范类的竞争肯定会比以往更加激烈;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容易也是相对而言的,若干年后,也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即使现在也不是所有的师范毕业生都能保证就业,不少专业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相当紧缺,而在大城市重点中学却不大容易就业。
外语、电子类前景乐观
外语、电子类不会骤热骤冷。在近几年的高考专业选报中,报考外语院校和外语专业的热度始终不减。外语类院校的规模也一扩再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逐年俱增,就业前景是乐观的。但是,由于前几年外语类招生过热,总体就业形势又不理想,因此,目前外语类毕业生总体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网络人才逐渐吃香
未来互联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的富翁制造厂,网络人才将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最赚钱的是下列三类人才:软件工程师,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从1996年至2006年,中国将有100多万个新职位需要软件技能,目前已有10万至40万人需要电脑软件技能的职位,因无人填补而空着;游戏设计师,在中国,电子游戏、电脑动画和特别效果业求才若渴,年营业额5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业需求胃口惊人;网络安全师,由信息安全主管单位主办的中国网络安全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数十家网络安全公司将在各地兴起,网络安全正在成为一门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