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2004年国际工程师大会将于11月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是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支持并确定的首届世界工程师大会,也将是在中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工程技术界的盛会,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大会的主题为“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会议将就“生物工程与人类健康”等七大领域做深入探讨和交流。据介绍,医学工程师这一职业也将成为会议的焦点之一。
人才紧缺需求大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唐晓英教授说,医学工程师就是具备扎实的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生物与医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工程综合能力的一类人才。目前,国内大约有10万名医学工程师,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生物信息领域、医疗卫生部门、医学仪器等相关单位对该类人才都具有强大的需求。
据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研修大学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吕忠生介绍,目前全国大约有6万家医院,医学工程师只占医院总人数的10%,跟国外30%的比率相差悬殊。作为医学工程的最大产业,国内1万多家医疗设备企业也急需医学工程师。而且很多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出国深造,在国内真正从事医学工程的技术人才并不多。另外,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快,掌握先进技术的医学工程师更为紧缺。
大学毕业生月薪3000元.
据唐晓英教授讲,由于医学工程师覆盖的领域比较多,用人单位的情况和每个人的学历、能力也不同,所以这一职业的薪资有很大的弹性,一般大学毕业生月薪在3000元左右。根据上海薪资排行调查显示,医疗器械行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医疗器械方面发展的前景非常广泛,医疗器械工程师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基本上是“底薪+提成”。吕忠生教授说,如果营销得好,大赚一笔绝不是问题。
综合素质要求高
一般来说,医学工程人才往往具备两方面技能:其一是新品研发,其二是仪器操作。东芝三广医疗人力资源部主管江涛说,目前国内的医疗企业中,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地企业,对医学工程人才的需求往往是集中在操作类技术人员上。国外设备的大量引进,客观上提高了对医学工程人才的要求。外语优秀、操作基本功扎实、理论更新速度快等都成为该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对于固守旧有医学工程知识的人群来说,这无疑是面临淘汰的第一大威胁。
江涛还说,现在的医学工程师已不仅仅停留在器械安装、调试等方面,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工程人员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增值服务。说起对行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江涛认为要想增强自己的就业力,从业者就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服务意识。可喜的是,大多数从业者乐于接受这种变化,他们对自己“技术+销售”的身份很有信心。随着该专业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该专业的生力军,对于年轻毕业生的培养切不可急功近利。初入企业的他们还不了解行业主体特征,所以首先是对其专业知识的再加工。除此之外,江涛认为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职业化训练,使他们更快地融入企业环境及工作岗位,这包括人际关系培养、职业规划设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