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 的发言: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地不是靠资本和其它资源的投入,而是靠人力资本 (人的资本和能力)的积累和效率提高实现的。
什么样的人力资本,比(金钱)资本和其它资源更重要?是创造型人力资本,或叫劳动者的创造能力,这决定了生产效率,决定了我国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决定了整个社会发展的道路。什么样的教育能生产出创造人才?能使更多的创造人才脱颖而出?
笔者曾撰文说“要公平,首要的是起点公平。……使出生在哪里的德才兼备者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只有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我国的创造资源,也才能实现终点公平。”。如果把创造人才比作分数的分子,教育公平,只能使选择分子的范围最大化,却不能使更多的分母成为分子。每个人都有创造细胞,教育就要激活更多人的创造细胞,就是教会他们使用创造细胞,就是让分母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分子。创造细胞蕴藏在那里?在兴趣。
教育的灵魂 ,就是发现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兴趣,这是“人力资本(人的资本和能力)的积累”的开端,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公平,是健康社会最基本的规则,服务于学生的兴趣 ,才是教育的灵魂。
不少高学历的人才,现在只干一些“现成活”,从来不去创造。他们得到高学位只为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干工作只为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原因是,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于是,我国的基础科研大奖没有适合的人拿了,技术革新和引进开发严重滞后了,中国让出大量市场换取先进技术的实践失败了。这不仅使我国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更重要的,核心技术被外国控制,许多领域的命脉被别人掌握着。我们的教育,还在片面灌输知识,还在片面进行泛道德教化。
传统教育忽视了学生想学什么,忽视了他们不是成年人,忽视了学成后应负的责任。教育不应当是“培养”和“塑造”,而是“服务”于学生的兴趣和提供富有人文精神的“生活”;是告诉每个学生“你可能对这门学问感兴趣?看看这几本书是不是适合你”;就是唤醒学生的兴趣;并教授工具书的使用,资料的查询和每门课的特点及学习方法;还要告诉他们不迷信权威(包括老师自己)。
当然,责任不全在教育部门。不少单位搁浅辛辛苦苦的创造成果,社会上也有“另类化”创造人才的风气。还有许多单位居然没有灵魂部门--研发部 。没有舞台的研发人员,有的被闲置了,有的出国了。
提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 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改变社会风气。创造人才的生产,教育部门,还得看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