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对高考考生查分收费叫停,广州市5万名考生也将免费收到市招办为其发送的高考成绩短信。而往年,考生若想在第一时间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则必须拨打高价的有偿声讯电话,或通过有偿手机短信来查询。
因此,今年上海和广州等地对有偿查分的叫停引来一片喝彩,甚至有报道将之称为“高考有偿查分的破冰之举”。笔者认为,与以前靠高考成绩查询收取钱的做法相比,上海、广州免费查分的举动是招生部门权利、义务重新回归的明智之举、正确之举,令人欣喜,应当为之叫好。
其实,参加高考,每位考生在交纳了相应的考试费用之后,就应当享受报名、考试、获取成绩、录取等高考全过程的服务。这是考生合理、合法的正当权益。招生部门的职责就应当是为考生提供各个环节的高效、优质服务。
可是在以往的高招录取中,一些地方招生部门却混淆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将考试成绩这一具有共享性、免费性的公共信息变成了牟利的工具。前年,某省将高考“查分权”进行招标,结果被当地电信公司以120万元独家买断,足可说明“查分经济”利润之丰厚。
今年部分地区叫停有偿查分是对考生个人权益的尊重,更是有关部门服务意识的回归。希望今年高考成绩公布之日,能有更多的地区、更多的招生部门加入到为考生免费快速、优质查分服务的行列。更希望今后不光是高考,考研、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英语四六级等,所有的全国统一考试都能叫停有偿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