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如何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本站原创 发表于: 2011-01-18 00:00 点击: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改变大学的结构体系,科学平衡学科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模;
  
  ●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放弃精英教育思想,要做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的融和与互补,体现能力本位;
  
  ●培养创新人才须有科学合理的学术体系,真正让教师回归学术,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继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之后,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明确了“大学要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的要求。周济部长更是进一步提出:“要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相应改变大学的结构体系

  学科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并重传统大学是按学科培养人才的,强调知识的专深与创新。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强调的是岗位、综合素质和技能。当今社会,如果将“创新”比喻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话,那么“应用”就是维持其良性运行的血液。只有在培养出高水平学科性人才的同时、还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身体力行”而非仅“坐而论道”,国家的发展才能长治久安,产品才会有国际竞争力。

  高等学校的分类进一步多样化

  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各种非传统的、技能型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增长得很快。之后,它们的一部分又进一步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迈进,使得大学类和非大学类高等教育机构的界限日益模糊。也可以说,高等学校类别体系逐步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成长与壮大。

  高等学校分类设计比较普遍的思路是:
  
  
  
  类型层次       学科性人才培养高校     应用性人才培养高校
  研究型大学      广博研究大学 特色研究大学
  教学科研型大学    综合大学   专业大学
  本科教学型大学    地方文理学院 专业学院

  两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层次分类的上游可以有一定的交叉,分别走以科学创新为主、学科性人才培养为主,和以技术创新为主、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路径,但越往下交叉越少。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转变大学的教育理念

  精英教育思想不可放弃
  
  高等教育扩招后,理论界提出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指出“大众化高等教育所依赖的质量评价标准不能沿袭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的标准,应持多元的评价标准。”但遗憾的是,实际工作中虽然回避了水平统一尺度,但却没有使用好多元评价尺度。

  当然,精英教育也应各具特色。如果每个学校在专业人才市场中寻找到别人没做或是没做好的,哪怕是较低层次的一部分,自己做好了甚至做到了极致,那也就是精英教育。如果整个教育体系能走到这种地步,每所高等学校都有了自己从事精英教育的位置,那么有质量和有特色的中国高等教育就真正形成了。

  促成通识教育思想和专才教育思想的相融与互补

  通识教育总体上要以专才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的思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本的层次是学生在专才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社会化因素;第二,主辅修专业教学,在专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学科结构上的扩展;第三,高层次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文理贯通。

  目前,我们既需要在一些综合大学实施第三层次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也需要有一批专门学院以专才教育的思想来指导办学实践。如果通识教育不以专才教育为基础,我们的就业市场竞争就会更激烈,这样的高等教育从整体上说未必是成功的。

  实现能力本位思想及其结构化课程

  根据对知识、技能和思维特点的分析,知识传授应在课程结构中作出调整,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练习可运用“掌握学习理论”,把专业技能分在不同的课程之中,重点培养重点掌握;思维训练可贯穿于全部课程之中,但考虑到学时等约束条件的限制,可选出重点课程。

  根据这个思路,可以把大学本科教育课程分为四级:一级课程为重点课程,需熟练掌握。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进程中,每学期挑出一门作为重点来加强思维的深度与加大思维量,系统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二级课程亦为本专业必需课程,要求较好掌握。此级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有一定帮助,但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知识内容及专业技能的需求。三级课程为本专业外围课程,内容仅要求一般性掌握,可适当减少课时。四级课程为选修课,扩大知识面的内容。

  培养创新人才须有科学合理的学术体系

  让教师回归于学术
  
  首先,杜绝学术的“关系化”。教育领域是一个与学历有关的被严密规则化的人才市场,本应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律性。学术职务权力寻租等教育领域关系化现象的出现,使社会丧失了部分公正性从而在学术上丧失激励性,扼杀了年轻人的激情与聪明才智。
  其次,摈弃人才奖励的“奖官提拔”机制。学术界最常见的学术奖励办法是“奖官”,看你是个好苗子,就提拔你,给个行政职务。在现有体制下,有了行政职务就有了更高的声誉,就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但这样的导向恰恰腐蚀了学术大师生长的土壤。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应该是让一流人才在学术框架内成长、走学术发展的道路,让好苗子感到走学术的路发展前景更好。

  为青年教师搭建实现其学术梦想的平台

  目前我们有多种学术带头人评定办法,如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杰出人才等,但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同时,由于数量太少,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而且有些已演变为象征和荣誉性称号。因此,需要积极探索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

  为大学的年轻教师建立非指向性科研基金,应该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案选择。国内外科研经费拨付的实践证明,基金制是适合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一种有效经费支持制度。为大学的年轻博士建立非指向性科研基金,在他们最需要支持、精力最旺盛和最有创造力的时候给予必要的资助,可以较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火花。同时,也可以改善一些有一定资历的教师“跑”项目以及挂名、转包、低水平重复现象。
  
  建立以学术职业声誉为主导的教授评价制度
  
  大学教授应该既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又名副其实。遗憾的是,在这两方面上我国均有不足之处,一是门槛较低,二是称谓不专一。大量的非学术岗位工作人员也在使用着教授头衔。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如今不管是谁,只要能在北大谋一个教书的位置,就能评上教授。而在七八十年以前,连鲁迅、梁漱溟这样的大学者在北大也只能被聘为讲师”。门槛低必然使学术贬值,带来整个教授群体声誉的下降。

  当前对教授的评价也背离了学术发展的本质方向,变成了学校行政为主导。行政必然导致量化,量化必然产生浮躁。当然,学术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激励与刺激,但应以长效机制建设和激励措施为主,要给予绩优者更多更大的学术自主权和决策权。
  
  (作者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  )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6日第7版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