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职称评选为何评不出好老师

雅虎 发表于: 2012-10-30 00:00 点击:

职称评选为何评不出好老师

近日,中国青年报披露了四川省宜宾学院内部职称评定的乱象。该校在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评选中,对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网开一面,甚至专门出台政策为其大开绿灯。结果很多学术科研业绩评分在学科组排名靠前,甚至排名第一的教师却发现自己落选了,一些业绩评分远远低于他们的人却在名单当中。…【详细】

职称评选已成一场权钱游戏,无关称职

职称评选引发了中国学校无数故事。

职称可以明码标价,为职称可以大打出手

今年5月,微博爆料,湖南高校职称评委名单刚确定,参评教师即开始送钱。其中,身为评委的湖南警察学院教授刘一兵为了方便索贿,竟在宾馆开房并广而告之,明码标价每人3万到4万。一时门庭若市。随后湖南省教育厅终止了刘一兵的职称评审专家资格。

同样在5月,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对该院的一名教授大打出手。据被打教授的学生及学校多名老师介绍,打人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而被打的教授正是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晋升道路不顺导致这名副教授“不想活了”并痛下“要对评委会的人一个个地收拾”的决心。【详细1】 【详细2】

职称无关“称职”,有钱可以摆平一切

        有职称的人不一定称职。一些老师不必亲自写论文,不必亲自做课件,不用有多优秀,唯一需要就是花钱打点关系。

豫东某县一中学老师,1987年师范学院毕业,2007年底晋升高级教师职称。为了晋这个职称,她前后共花费1万6千余元,而2008年,她的工资还不足1300元。这位中学老师用于晋职称的花费分为两部分,一是评职称前的投入,一是评职称期间的投入。评职称前的投入主要包括给校长送礼(名额有限,不送礼轮不到)、找人发表论文送礼(必须有两篇发表的论文或一篇发表的加两篇交流的)、交流论文的评审费、制作课件的费用(晋职称必须要有省级以上课件一篇)、课件的评审费等。评职称期间的投入包括跑指标送礼(给教育局一副局长送1万元,托其帮忙跑指标)、上报评审材料送礼(不送礼有人从中刁难,不得已送了230元礼品)、托关系打点评委(给高评委送礼3000元)、评审费580元等。有钱可以摆平一切。【详细】

权力与金钱结合,职称腐败已形成一条食物链

明规则不彰,则潜规则盛行,这是学者吴思在《潜规则》一书中早就揭出的。当学术与权力联姻,腐败的渗透就不可避免。并且随着官阶的大小,形成了一条围绕职称评选的腐败食物链。

在湖南副教授打人事件中,本属机密的评委名单提前外泄,除了评委本人,教育厅也是源头之一。知情人透露:湖南省教育厅处在食物链的上游——“最高层是教育厅负责拟定评委名单的人,他们从评委手里收钱;中层的是拥有评审通过权的评委们,他们从参评教师那里获得金钱;最底层的是参评教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详细】

催生学术垃圾,教学科研两头都耽误

在中国高校,教授的评定,不是看教书的成绩,更不看育人的效果,而是计算每年出有多少专著、有多少科研。这种教授评定方式,让众多高校教师荒着教书育人的地、忙着科研的田。论文压力之下,教授不仅教不好学术,还写不出好论文,甚至通过抄袭、买版面发表劣质论文。

事实上,高校教授们的成果整体不尽人意。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达1万项左右,而其中仅有30%左右的项目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产业化前景,最终形成生产力的不超过15%。也就是教授们70%左右的属于没有推广价值且生产力转化难,是一种垃圾学术,造成教学科研两头都耽误。【详细】

职称拥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人乐此不疲?

职称是衡量老师待遇、水平的明显标志。

职称高低意味着福利、地位的多少,从业者乐此不疲

国内现行的各类职称等级都直接与位子、票子、车子、房子等个人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凭借自己的成果谋求一个“教授”或“研究员”职称的想法,成为许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职称”是参与不同层面资源分配的“入门许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各个级别,对应于不同的地位、福利、待遇……

众所周知,在中国,“职称”既是对某人专业能力的评测,又是保证终生衣食无忧的铁饭碗。“职称”具备极高的价值与附加值。一个人职称的高低决定了他的薪资水准,也就是说职称高一个等级的话,他每月的工资卡上将会多出不少钱。如果说这种好处是直接而又明显的,那么间接和隐性的物质利益就更多了,比如,相比“副教授”,“教授”职称势必会让一个学者获得各种政府、企业乃至学术机构举办的活动邀请势必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说,他走穴赚钱的机会多了。【详细】

不管基础学科、无法市场化的专业领域怎么不受待见,人们还是想正当教授。首先,“教授”的头衔毕竟是一种荣誉,在现实中仍受到学生、普通教师甚至社会人士的尊重——尽管在网络上有些“教授”已被恶搞为“叫兽”。再者,在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学督导队伍中,能够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对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有一定发言权的人,也还是教授,教授仍是一种学术权威的象征。

明乎此,在很多人看来,“买职称”当然是平庸低能之辈无比合算的买卖。

权力能带来利益,学官们当然不愿放弃“创收”机会

在中国,各类职称评选大多都是以行政主导,这就给了掌握大权的评委们以权力寻租的机会。腐败无孔不入,没有谁不喜欢能大量“创收”的职称评选。

高校学术委员会常由学校领导以及每一学科各自任命的一两名教授代表组成,是任命而非选举产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成员担任着校院系的领导职务,省级教育厅的学术委员会构成也与此类似。这种构成使多数教师、教授的利益完全被少数教授左右,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的职称评审具有终审权力,那些进入这个委员会的教授,也就拥有了“生杀大权”。因此,每遇评职称的季节,就成为社会热点的时候。有的单位争指标、争评审通过几乎演化成“肉搏战”。请客送礼评职称拿项目,也就有了强烈的利益驱动,成为近年来高校中最常见的丑闻。【详细】

如何让职称评选不再病态?

美国大学教师水平更多是用薪资衡量。

需要一个独立、专业的评审团

美国大学教师分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讲师四个等级,有的大学每年评一次,有的需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才评一次。美国大学不设助教职称,助教由研究生兼任。新招聘的教师都要从助理教授开始,助理教授每年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评审考核,经过五六年才能晋升为副教授,然后再向教授冲刺。在晋升教授、副教授的过程中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条件成熟,就可以提出申请。如果助理教授经过五六年的时间还不能晋升,就要另谋出路。为防止已经被长期聘任的教授故步自封,不求上进,美国还实行“终身教授后评审”制度。

在美国高校,职称申请人提出申请后,一般要经过校外专家、本校专业委员会、系评审委员会、系主任、学院评审委员会、院长、学校学术委员会、校长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是摆设。

美国大学的职称评审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观,比如要求申请人的科研成果受到“国际、国内认可”就是有一定主观性的一项评审内容。但美国大学在评审机制上基本确保了公平,比如校外同行评审意见,申报人自己可以找专家评审,校方也会组织校外专家,两种方式各占一半。【详细】

实行聘任制,别让老师一辈子挣扎在“升级”之中

中国高校教师的岗位多达十三个等级。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三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可以说,许多大学老师一辈子都忙于“升级”,而没多少精力思考改善教学、加强研究。

之所以这样分级,是为了解决以往高级职称只分正教授、副教授,教授的各类职称基本上都是终身制,以及“同样职称的教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贡献不一样,也没有办法在收入等方面体现差距”等等问题。

解决教师收入问题,美国大学有最简便的方法:聘任制,以工资高低体现教师等级。

前文提到,美国高校教师职称非常简单,只有四个档次。因此每个教授职业生涯中总共也没几次“职称评审”,这样大大解放了教授们的教学研究。美国高校普遍实行聘任制,聘任方式分非终身制和终身制。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由各校自行负责教师的招聘和晋升工作。职称较低的教师通常是一年一聘,职称较高的教师聘用期稍长。

聘任制的好处不言自明。国内用教师所发表的论文的数量评价科研水平无疑是极为偏颇的,怀尔斯用9年的时间攻克了费马大定理,其间一篇论文也不曾发表,但谁敢否认他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要是在中国恐怕没那么多时间给你研究了。【详细】

当然,去行政化是职称改革的前提

行政化是学术、教育评价的天敌,一旦各种学术、教育评价沾上了行政气,必然会失去“学术”这最本质的两个字。大学职称评审的本质上是对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可是我们的大学职称评审完全被异化成了“行政评审”。在评定主体上,不论是获得政府认定的自主评审资格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还是各省的教育、人事主管部门,都具有很强的行政性质;在评定标准上,基本上用的也是各种硬性的行政指标;对于评定对象而言,一旦被评上教授或副教授,一般也就终身享有相应的资格,像极了行政许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职称评审的问题与中国高校面临的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去行政化,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所以,改革大学职称评审制度必须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前提,否则即便单独进行改革,可能收效甚微。【详细】

结语

评职称往往成为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证明自己有真才实学的一种手段(郑渊洁语)。为何不用工资、而非关系作为衡量教授水平的手段?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