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大学理念的反思

新浪网 发表于: 2004-04-01 00:00 点击:

  主持人:李昂 冯桂英

  嘉宾:罗晓明 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 《人格本位》一书作者

  编者按: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重新反思大学理念与思考教育的真谛,并对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教育理想

及不少成功者进行研究,并汲取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思想精华,举一反三,以独特的思维方式重新解读教育,在对中外学者的“人格”理论研究中,重温了蔡元培先生的完全人格理论,提出了“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并著书《人格本位》。

  罗校长遵循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研究塑造优秀人格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优化人的心理环境,调动人的潜能的“源动力”,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他采取行动研究(实践研究)、反思教育过程与理论研究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论证人格形成及客观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的生态环境中诸生态因子互动对塑造优秀人格的关系,为人才成长和健康人格形成寻找科学、合理的途径。罗校长还以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发展观,研究培养优秀人格、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意志力等多种因素的重要途径。

  面对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生理、心理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重振教育理想、教育激情,用哲学的思想去分析、研究教育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重新反思教育,发现教育,研究人的精神成长、意志力、责任感等重要因素对人的激情的调动、潜能开发的“源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思想,冷静面对当代中国教育的难点,思考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在中国教育实践这片沃土上不断产生原创性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为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链接提供方法论。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中,研究人才培养,提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十六字,表述了北京吉利大学“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主旨,也是对大学理念的反思。中国经济发展,急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有专业知识和创造能力的实用型中高级人才,罗校长提出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体现了他对中国大学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什么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主持人:据说几年前您在前往美国考察几所大学前,翻阅了不少著名大学的资料,对那套《哈佛全书》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思路,请您谈谈好吗?

  罗:哈佛理论没有让我失望,不过一位智者的话却更引起了我的深思。那就是哈佛有一条跟这座学府一样著名的格言:“一个成功者并不在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实现从本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重视追逐物质利益、弱化人格精神修养的倾向。高科技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主持人:您认为新世纪的大学理念有什么特点?

  罗: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这样评价中国的一位大学校长:“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并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蔡元培入主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面貌一新”。他的大学理念与实践对后来我国的大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华民族的教育复兴、文化发展和时代转折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大学理念主要包括:一是“完全人格”、“诸育和谐”;二是“教育独立”、“大学自治”;三是“思想自由、兼容并蓄”;四是“倡明学术”、“倚重研究”;五是“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他认为“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1912年1月,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指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后来他又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对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1912年7月,蔡元培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他反对“牢守几本教科书”以注入式教学的方法,强调学生自学与自我研究,充分体现了完全人格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蔡元培对“完全人格”的界定是:完全人格是知、情、意三个方面的统一,他说:“发展人格者,举知、情、意而统一光明之谓也;”完全人格是“群性”和“个性”的统一,他说:“盖群性与个性的发展相反适以相成,是今日完全人格,亦即新教育之标准也。”“教育之任务,在发现一种方法,能使国民内包的个性发达,同时使外延的社会与国家之共同性发达而已矣。”养成完全人格就在于德、智、体、美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共同发展,这就是蔡元培实现完全人格教育的“五育并重”的主张,后来,他又将“五育并重”改称为“四育和谐”,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方面的和谐。

  作为21世纪大学教育的新理念,“人格本位”教育闪烁着蔡元培“完全人格”的思想光华,集合了古今中外人格理论教育和实践的思想精华。“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思想来源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人格论断;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及其人格理想;3、近现代教育变革和当代素质教育实践。

  其作用在于:

  (一)导向功能

  这一高度凝练的表述体现了它价值内涵的深厚。从历史上看,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浓缩出来的带有发展指向性的整体教育观。从哲学上,教育理念又是一所大学的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一所大学长期的文化积淀,反映一所大学的历史特征、学科特色和办学追求。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待、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从实际上看,教育理念不仅具有激励人的功能,也具有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

  (二)调适机制

  即在决策层面上,它意味着要尊重教育规律及其学生发展规律;在操作层面上,它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发展的关切;在评价层面上,它指导着我们正确而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个体身心组织健康提供合理标尺。

  (三)理性定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加强,“能力本位”教育也日见兴倡,这种能力素质的倡导,当然必要,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能力本位”教育的强势推动,不免使受教育者在成长和发展中产生思想灵魂的失重和倾斜,因此,培养身心双健、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灵魂的塑造显得更加迫切。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理念。新世纪的大学理念将以人文为基调,人文与科学精神的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正是植根于人文与科学的土壤。它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它也应该成为我国大学院校内在理性和外在气质的统一,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的统一。

  吉利教育的人格本位理念,是在集古今中外教育先贤的精髓特别是在蔡元培“完全人格”理念的启迪下得来的。

  观点综述:老北大实施的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先生大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其大学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而“完全人格”教育却是放在第一位。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思想是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提出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重要来源;吉利教育“人格本位”理念主旨表述为十六字警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

  主持人:对于“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与不少教育研究专家和校长进行过讨论,相当一部分人赞同您的说法,也有不同声音,您怎么看?

  罗:我认为,“人格本位”教育是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一种教育理念,教人做人,与理想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等融通,是诸育的融汇点。人格本位教育不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也不是人格的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的研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原理,借助多学科原理,对人才成长的规律的多元研究,使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人格本位”教育追求的是各种素质的优化的高度统一。当然,教育理论界专家们的研究方式、学术观点是多元的,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

  主持人:您作为中国吉利集团副总裁,又是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您对人才培养的教育研究切入点在那里?

  罗:可以说,我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是“知识本位”的教育,我不能说“深受其害”,而应该说是这种教育推动我在千军万马中走过“独木桥”,成为“幸运儿”,或者说“时代的宠儿”。我在大学时代下了不少功夫,我们那时的大学生都很用功,考上大学也实属不易。等我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老师时,我感觉到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所能解决的了。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了知识教育对学生的重压和学生个体发展中非智力因素的缺失。那时,我也曾思考过很多问题,比如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最需要的?才是时代不可缺少的?而作为人才本身,除了知识的准备,优秀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也应该是必备的素质。后来我加入中国吉利集团主管宣传、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我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角度切入的。接着受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的委任,出任吉利教育中心主任兴办吉利教育。而作为实现这一蓝图的执行者,我开始思考当代人才发展的趋势,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便是我思想的落点。

  因此,在人才教育研究的切入点上,我是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分析教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的互动,以及教育外部环境与多维生态因子环境因素的互动对优秀人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观点综述:办一流大学,二十年二十强,办中国最好的大学,是中国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教育蓝图;吉利教育发展还必须有一块思想建设的新地;大楼+大师+大思想(人格本位)成为北京吉利大学教育品牌的特色。

  主持人:“人格本位”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有何作用?

  罗:将创业的激情、能量投入到竞争中,充分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平等、诚信地与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成为主动学习者和研究者,良好的思维品质、自学能力、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理性精神,独立思考,追求高水准,具有优异的心理品质。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贱,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能从容应付变化与挫折,勇于承担责任,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知识结构上,视野宏阔,知识面宽广。在技能上,一专多能,触类旁通。于现实中求职谋生乃至开创新的局面,将以一专多能为前提达到跨跃发展。在思维方法上,由于未来发展竞争的加剧、优胜劣汰周期缩短,这就要通过求新求变求异来谋求发展,要有预见性,有发现和解决现实与理论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达到很高的标准。

  观点综述:“人格本位”教育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那就是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及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等。因此,塑造优秀人格,是人才培养的主线。优秀人格包括:有理想、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意志力、自信心、诚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也包括有特长,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耐挫心理承受力等等。编后语:

  金庸、费孝通为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著的《人格本位》一书题词,教育部有关同志曾为此书作序,序中指出,“罗晓明作为一名企业家,事业有成之后转而热心办学;办学之后又潜心研究教育问题,却敢于著书立说。这种远见卓识和超迈之志实属难能可贵。人格人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做事做人的根本。人格人品在社会中所显现出的巨大魅力,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倡导、鼓励什么样的人格人品,既是一种悠久的历史现象,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本专著,虽感到尚有不少值得进一步商榷之处,但总体印象是:全书立论新颖,主旨明确,材料翔实,行文平易。相信会大大裨益于学生人格人品的教育工作。同时也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这方面的大作问世。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正从事着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未来的世界不但波澜壮阔,而且充满着残酷的竞争与挑战。作为个人,要想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健全的人格人品,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一个人健全人格人品的形成,固然取决于诸多条件,但其中最重要的,还在于后天的教育和磨炼。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品,引导学生走正确的成才之路,应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切实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上期教育热点话题请见2004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5版)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