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中国教育报 发表于: 2004-04-06 00:00 点击: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此,见仁见智。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观点提出了质疑。其中,有逻辑的分析,有制度层面的剖析,还有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中美两国好校长的对比研究,或许这会对您会有所启发。

  1.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

  判断中的两个概念内涵不同。这一判断的本质内涵就是“校长就是学校”。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学校,它不仅包括场地、房舍、设备等有形的硬件设施,而且还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主件构成以及经费、制度、传统等无形的软件条件,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校长,但校长只是构成学校的一个要件。由此看来,校长的概念内涵与学校的概念内涵不一样,因此,“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判断也就无从说起。

  判断中的两个概念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一位校长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正确的决策、正派的作风,对于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人所周知的道理。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两者之间就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说只要有了一个“好校长”,“好学校”自然就会产生。除了“好校长”的因素之外,政府重视、民众支持、资金投入、师资水平、学生来源等其他因素也是影响“好学校”产生的众多因素。

  判断的格式不能推演。一个判断的确与否,一个通俗易行的方法是将判断格式进行类比推演。套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格式,我们进行如下类比推演:“一个好厂长就是一座好工厂”,“一个好市长就是一个好城市”、“一个好总统就是一个好国家”……显然,稍具文化知识和逻辑常识的人都明白,这种推演根本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特征与现实可能,推演结果表明,这一判断是不能成立的。

  何以会产生这样的判断?我想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前教育迫切需要有理念、懂业务、会管理并带领全体师生创造优质学校的好校长,以满足社会各界与学生家长的种种期盼,这种需求心理与美好愿望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判断的出笼。一是对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的一种误解。既然是校长负责制,学校的一切事务都是校长说了算,这就很容易将校长视为学校的化身或将校长与学校同等看待,因而最终诱发“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判断的萌生。

  如果任由此判断广泛流行开来,将会给教育事业带来如下危害:

  ——膨胀了“人治”萎缩了“法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判断不恰当地美化、强化和夸大了校长的声誉、地位和作用,其结果不仅在主观上容易使校长惟我独尊,从而诱发管理专断、任人惟亲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在客观上也容易出现教师、学生主体地位在学校生活中的偏斜与失落。任其发展下去,极易出现“校长”即“学校”、甚至“家学校”等严重弊端,导致“法治”理念的逐渐萎缩。

  ——容易诱发校长的浮躁心态和功利行为。在“好校长就是好学校”判断的诱惑、刺激和迫使下,一些校长为了赢得“好学校”(其实也是为了获取“好校长”)的名声,不顾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实际,或精心炒作,大做特做表面文章;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以获得社会的认可;或盲目扩张,贪大求快,以显示其领导水平和魄力;或捏造数据,弄虚作假,以骗取上级部门的信任和奖励,等等。正反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周期长、见效缓、隐性强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一所好学校的本质内涵不在其硬件大小多少,而在于学校文化的积累、精神气象的凝炼、师资结构的优化、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无形的软件建设,而这些绝不是一个校长短时期内所能解决的。

  ——将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教育的兴衰成败,事关诸多因素;学校的好坏优劣,也涉及方方面面。这其中不是某个人、某几个人所能左右的。假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成立,我们大可放弃其他的教育要素——教学水平的提高、课程的改革、经费的投入、社区的支持等等,一心一意抓好校长的选拔与培养,并将其一路任命下去,然后所有学校面貌的转变、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的振兴便可指日以待了,这样行吗?这种信口开河、轻率浅薄的判断决不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判断。教育发展是一个系统综合、渐进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我们提出一个判断,不仅要有工作的激情、纯洁的愿望和创新的勇气,更应具有理性的精神、缜密的思考和负责的态度。须知,任何一个不严肃、不正确、甚至荒谬的判断提出,都将会影响并阻碍我们的工作进程与事业发民展。为此,我们曾经付出过惨痛的教训和沉重的代价。

  不可否认,校长的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充满理性的社会环境、有一种充满民主的教育精神、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制度措施。这些既能保证、支持校长发挥其领导、组织才能,也能约束、监督校长的管理行为和工作决策,保障学校朝着规范、正确的方向发展。(河南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裴跃进)

  2.个人素质+制度建设

  这一提法不科学,原因有三:

  首先,我们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校长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什么样的校长就是一个好校长,政府官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往往是各执一词。

  其次,我们还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校长评价机制,也就是说,判定一个校长好与不好,应当由什么机构、什么人、通过何种程序去评判,这些东西都没有构建。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一提法只看到了校长个人素质对学校的影响,而忽视了学校制度对学校工作的决定性影响。

  当前,深化学校改革,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落实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的根本举措。

  现代校长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形成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校长评价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既保证选拔出合适的人当校长,并支持他们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才能,又能约束监督校长的行为,合理评价其工作,从而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山西省运城师范学校 张驰)

  3.中国好校长VS美国好校长

  教育界有句名言:“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校长才是真正的好校长?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概括起来看,我国的好校长内含六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坚定的政治信念、严肃的思想作风、踏实的工作作风、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较高的文化业务素养,能够研究办学规律,掌握专业知识;三是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能力;四是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五是心中装着教师和学生,经常与教师和学生进行心理互置,多为教师和学生着想;六是先进科学的办学思想以及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

  应该说,上述标准不可谓不全,但似乎空泛了些,具体评判时也不具可操作性;更为重要的是,好校长的标准究竟是从校长自身所具备的素质来加以体现,还是从在其管理下的学生的发展来加以体现?这是一个具有很高实践价值的问题,它的解决应该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有鉴于此,对比一下别国好校长的评判标准,或许有助于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或启示。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美国人眼中的好校长(编译自The New Principal,http://www.middleweb.com/Newprincipal.html):

  好校长不应当被称之为校长,而应当被称为“学校建设的协调人”、“学校团队的领导者”或者别的称号。好校长不是通过科层体制来实现学校的管理,而是通过打造认同感以及挖掘一切潜能去提升学生的表现。这并不意味着校长不需要去领导学校,或者不需要对所承担的任务负责,而是意味着好校长清楚地知道他真正能控制住的东西实际上非常少。因此,好校长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最大限度地使老师及学生都有成功的能力,尤其是好校长通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他们即将跨入的校外世界,即受过教育的人将不得不准备好同时在两种文化中生存和工作:一种是重心在于文字和思想的智力文化;另一种是重心在于工作和人的管理文化。

  好校长清楚地理解众多学生即将面临的令人惊恐而逼真的未来图景究竟是怎么样,所以,好校长应该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清醒地知道这对他所管理的这所学校的学生意味着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好校长不能把他的学校当作仅仅是为未来世界提供粗材料的加工厂,而要通过组织和领导学校使其学生能够在走出校门时有最好的表现。

  对于校长而言,对学校进行管理和运作的使命尽管很重要,但与怎样创设一个以强调学生学习表现为中心的学校文化这一任务相比则是第二位的。这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中。因为好校长既不能躲藏在办公室里让别人看不见,也不能只是出现在教室中或过道中,而是要能不断地与学生及家长以及教师围绕学生的表现展开交流。

  好校长关注学生的每天表现及其相关因素。为什么有的学生表现得出色,有的学生则不好,学校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表现。同时,好校长也知道学校每年都将会有一些新老师进来,无论他们以前有没有过教学经历,他们对这所学校的历史、文化、学习水准以及取得这一水准等方面都是不了解的。因此,他会一方面请学校的老教师来为他们提供一整年的支持和指导;另一方面,他会不断地、逐一地与新老师交谈,以努力了解每个老师的长处、不足以及他的目标,并借此来加速新老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当然,好校长知道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蕴含着风险。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每天都会暴露出他们的无知和因此而带来的窘迫感,以及不能有较高的学习速度。对于老师来说,他们会暴露出他们不会处理的每一个情形,甚至没有掌握较强的有效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暴露出他们也是人,有时也会表现出厌倦、沮丧甚至愤怒的情绪。对此,好校长会亲赴这个“战场”,而不是置身于外或视而不见。

  好校长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承认他并不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会迅速地在学校社区以内及以外找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好校长的行为向别人传达着这样一条信息: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努力地去知道却是不能接受的。此外,好校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安全的学习港湾,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安全,而且是畅所欲言、敢于尝试、乐于探索的师生心灵上的安全。好校长深知标准是帮助老师和学生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指引,他同时知道如果学校不能帮助学生达到或不能让学生不断进步,那么标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好校长一方面承认国家考试的合法性及价值,另一方面,认为学校应紧紧抓住目标、使用各种手段、创造性地通过评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好校长认为学校有两种选择:一是学校全部的议事日程及精力都围绕国家考试转,另一种是学校能够在国家考试与校本评价目标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校本评价目标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分清和记录学生的所知、所能,而且可以为师生提供找到更有效的教与学的信息,同时还可以为家长提供有效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的信息。好校长不仅努力去抓住学校自己所拥有的评价命运,并强调档案袋在对学生评价中的意义,而且能够将评价标准融入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好校长深知并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公平的,但好校长对一切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时间学习以及能够为教师改善他们的技能、项目、反思以及评价学生及其自我表现的计划采取开放的实践态度。他知道在学习上并无捷径可走,学习-实践-反馈-纠正-实践,这是正规学习的根本路线所在。当然,他对师生员工既充满关怀又非常的严厉,他对所有的师生员工在恰当的时候予以情感上的关心,又一视同仁地按章办事。

  每一所学校的校长都可能成为好校长,但这需要艰辛的努力。

  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好校长其实并不难理解,它集中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情怀”,将学生的需要与利益、表现与发展以及今天与未来,放在学校管理与决策的中心,并以此作为核心目标来构建出相应的学校文化。可以这么说,好校长对学生的关心更甚于对教师的管理。

  其实,用不着多说什么,在今天这个时代,不论是美国人眼中的好校长,还是中国人眼中的好校长,尽管国情不同,但都有着一整套的评价标准,只不过是我们的评价标准针对的是校长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当然,有较好的自身素质和条件的校长并不一定就能办好一所学校),而他们的评价标准针对的则是校长所领导下的这所学校学生的现实的、可能的表现以及校长在多大程度上将学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努力,是校长将学校里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尽可能地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条件。

  由此,我想到了曾有人通过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的事例,总结说道:“一个好的校长,会把头和脚都扎进学校的实践中去,他的教育思想、信念,不是从书本和文件上照抄而来,而是从学校的具体实践中生长出来;他有这样的本能——所有发生在学校的事情,不管大事小事,他不仅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和教育价值。”

  是啊,一个好校长所经营的学校环境,可以使教育的功用与效益产生出最大最深的影响,而通过一群好校长们的努力,学校教育可为明日无数焕发璀璨的生命引航点灯,并为社会、国家的安定与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胡东芳)

  《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6日第6版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