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记者四问隋鸿锦博士:“人尸展”对死者尊重吗?

东方网-新闻晨报 发表于: 2004-04-09 00:00 点击:

 
  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前,隋鸿锦博士首先声明:此次展览是“人体标本展”,不是“尸体展”。但是观众还是习惯将该展览称为“尸体展”。

  “关于此次展览,我们已经准备筹划了2年多。”隋鸿锦说,“这次来北京,这些宝贝是用集卡费了两天两夜才运到的。”

 
  一问:捐赠遗体并非来源?

  晨:此次展览标本“原料”遗体来源何处?

  隋: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遗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遗体捐赠,另一种就是收集。此次展览用来做标本的尸体,全部是利用医学院校原有的尸体来源,是通过有关部门合法渠道提供给医科大学用于医学解剖实验的,基本上是自然死亡、无主或被弃尸体。制成标本后已完全丧失生命体性,没有人可以辨认出他们的身份。目前,我们没有把捐赠遗体用于这种塑化标本。

  医学院校解剖后的尸体在使用一定时间和次数后,无法再继续使用,我们将这些尸体制成人体标本,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几百年。

  二问:对死者不尊重?

  晨:有观众认为,这样公开展览是对死者的极大不尊重,你怎么看?

  隋: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当然尊重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我举个例子,当初“火化”刚开始实行时,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但现在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再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领先于大众的意识,当初哥白尼发表“日心说”,不是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吗?

  晨:2004年元旦,北京也曾举行了一次类似展览,但非常低调,为何此次大肆宣扬呢?

  隋:对那次展览,我不清楚。此次展览主要是让大众了解解剖学以及解剖学对于人类健康的意义,促使民众积极捐献遗体,以缓解当前医学教研标本的匮乏。

  晨:你认为此次展览有负面影响吗?

  隋: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想到存在任何负面影响。

  晨:会不会引起非法“器官交易”的盛行?

  隋:非法“器官交易”属于器官移植,是一种活体器官的移植,而生物塑化是针对死亡的人体和人体器官,两者无法相提并论。

  三问:科普还是艺术?

  晨:在展厅门口的展板上,我看见此次展览写的是“科学与艺术的巧妙结合”?

  隋:我要声明,这次展览不是艺术展览,因为在艺术品里会凝聚艺术家的思想和见解,是艺术家进行再加工的结果,而此次展览中,人体的结构是自然存在的,中间没有任何创作成分,所以是科普。

  晨:有观众也认为,人体标本的文字说明太少,艺术化倾向严重,何况还有各种造型,倒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隋:此次展览解说的尺度是在高中文化水平,不同观众有不同需求,我们还要考虑解说尺度的问题。至于各种造型,是为了让观众看起来不厌倦,更加吸引观众了解解剖学。

  四问:商业还是科研?

  晨:既然是为了科研教学,为何又要成立公司呢?

  隋:我们成立公司,是为了促进生物塑化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因为单纯靠科研经费很难支撑,再加上使用国产设备、硅胶生产,成本会更低。

  晨:展览为何还要收费(成人50元,学生25元)?

  隋:遗体是绝对不能买卖的,而且是无价的,但是在人体标本原料收集、保管、运输等过程中,会耗费很高的成本,还有附加的劳动力成本,费用不菲。一般来说,一具人体标本的成本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不等,而且制作周期至少要1年。

  晨:听说,下一步还要到全国巡展?

  隋:这只是目前的打算,但具体要看此次北京展览的实际情况,包括社会各方面的反映等,然后才能定。如果此次展览能够成功,除了全国巡展外,还打算建立一个固定的场馆,让“人体展”长时间保持下去。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