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吸取世界名校的精髓——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面对面”

中国教育报 发表于: 2004-04-21 00:00 点击:

本报记者 黄蔚 实习生 杨晨光

 
   有这样一所世界名校,培养了中国近代的不少名人,如胡适之等,还培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实验主义教育大师杜威等名流,这就是美国有着250年历史的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当该校的校长来到中国时,我们可以从他身上领略多少名校的精华呢?趁该校的第19任校长白令哲访问北京之际,本报记者就高校教学、科研运作模式和优秀毕业生培养等问题对白令哲进行了专访。

  用实力去争取项目

  “中国大学有着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要求,并开始积极寻求与国外同行的合作。”这是白令哲校长此次来华的明显感受。

  当记者问到,中国目前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科技创新,高等院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有科研成果问世,那么哥伦比亚大学是如何平衡这个关系时,白令哲校长思考片刻回答说,像哥伦比亚这样的大学完全有能力在保证教学质量、教好学生的同时,在科研上有所作为,创造一流成果。

  “哥伦比亚大学目前每年可以获得4亿美元的政府资金支持,学校科研周转金约为20亿美元。”白令哲校长说。学校往往通过自己的实力去争取联邦政府科研投入,在白令哲看来,有了资金,大学的老师们就可以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研究,项目有转化潜力的还可以成立公司,运作得好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回报。一般来说,公司收入的1/3归个人,1/3归老师所在院系,剩下的1/3给学校。联邦政府分文不取,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大学能够把研究成果带来的好处转而带给美国的公众。这样下来,学校和院系也都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新的项目,最终受益更多的是大众。这种方式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运作非常成功,去年他们所进行的成果转化的收益在美国名列前茅。其实这种模式最初就是从哥大开始的,现在很多美国一流大学都在采取这种方法,把研究成果带入市场,给美国公众带来更多的好处。

  培养未来各个领域的领导者

  哥伦比业大学在历史上曾经培养出了许多名人,包括许多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都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纽约市有14位市长出自哥伦比亚大学,全校共有42名诺贝尔奖得主。白令哲校长说,但是像哥大等美国几所一流大学都有这么一个理念:每个学生出来后都应该具有领导才能,即可以成为将来某一领域的领导者,但是培养这种领导者的方式不是通过什么领导学或者领导专业培养起来的,实际上也不存在那样的专业。哥大的方式是:通过在本科阶段推行一种通才教育来教会学生对理性的追求、逻辑思维、求知欲等,这些是作为一个领导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哥大在本科阶段设立一个中心课程,强调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这些课程,包括西方哲学、西方思想等最基本的文化精髓。通过这种通才教育,使学生能够探索知识,了解世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在社会中各个领域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减免贷款鼓励毕业生服务公共行业

  “这段时期正是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期,就业率在中国是衡量大学办学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在美国,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就业率对大学的招生、生源质量、评估等因素影响有多大?”对于记者的这个提问白令哲认为,学校在学生就业上还是应该承担责任,在美国,每个大学及院系都有就业中心,学校对学生非常了解,光靠大公司来找是不行的,学校在帮助学生就业中会起到大的作用。哥伦比亚大学专门有帮助学生就业的办公室和专门的员工,除非是经济非常严峻的时期,一般来讲,哥大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是在美国,上大学是一件很昂贵的事情,比如在哥大学法律或者艺术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费大概每年要4万美元,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各种经济上的帮助。比如借贷,能够帮助学生在顺利毕业后逐步偿还贷款。

  白令哲校长还谈到,在哥伦比业大学,如果学经济的学生毕业后去投资银行,那么很快就能够偿还贷款,而当老师的薪水可能只有银行的1/3,所以教师的动力不是很强。哥大于是采取了贷款减免计划,鼓励学生毕业后当老师,或者进入政府部门,从事公务员的工作,减轻他们的负担。比如一个法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到法律服务中心工作,学校会减免他的上学贷款,因为他是为社会上的穷困人提供帮助,所以应该鼓励他为社会大众服务。

  白令哲校长所谈到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通才教育、用经济的杠杆指导学生去公共服务行业就业等方面的措施,对于我们中国高校会不会有一种启发呢?

  《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16日第3版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