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杜绝作弊,从培育诚信开始

中国教育报 发表于: 2004-04-28 00:00 点击:
 

——北京师范大学“诚信教育方案”引发深入讨论
               

端正考风考纪,根治作弊从哪儿下手?简单的处罚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日前北师大对“诚信教育方案”进行的一场讨论,引发了人们对作弊问题的思考。

对待作弊,教应大于罚

  北师大历史系学生王文君认为,学校提出的诚信教育课程是一种创新,是师大教育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过去在处理作弊时,往往只是简单的以罚代育,作弊有时只是同学的一念之差,但过后却会长久背上心理包袱,这样的教育显然违背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教育是以人为目的和结果的活动,学校不应仅仅成为“纯粹的职业训练场所”,更不应该为了净化校园而将作弊的学生推向社会了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自我完善的人,或说是“使人成其为人”,这显然是简单的处罚所无法达到的。当然,对作弊给予严肃的处理是必要的,但是仅此远远不够,或者说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作弊。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李冰说,作弊当然不对,不过我觉得大学生作弊有多方面的原因,简单说最常见的有两种:课业负担应该算一方面,课程太多使得精力不够用,考试的时候自然力不从心,又怕重修带来许多麻烦;另一方面跟课程内容有一定联系,学校的有些必修课索然无味,平时没有兴趣学,考试时就会作弊。其实作弊的学生不一定品质有多大问题,很多是一时性急,出此下策。如果说原来抓到就开除的做法是一棒子打死,那么现在学校采取的这种做法无疑给了犯错误的同学一个改过的机会。

教务处处长葛岳静说,对待考试作弊的学生,传统做法是对该考试科目以“零”分计并给予“留校察看”甚至“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些学生不仅毕不了业、拿不到学位,还可能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有些人因此在社会上抬不起头,难以立足社会,甚至丧失生活勇气。这种做法还往往带来家庭危机、社会矛盾。学校不能简单地把问题扔给社会,简单地把诚信思想不健全的学生开除出校,这样做虽然可以“净化校园环境”,但是大学的社会责任何在?学校要育人,学生处在人生的发展时期,很多缺点是可以在大学改正的。在大学他们真正学会了诚信问学,他们才会在社会中诚信经营、诚信外交、诚信做人,学校要把在学业和做人两方面都合格的人才输送给社会。现代教育和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对个性的尊重。对作弊学生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也是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弹性教育管理的一种体现。

给学生重获自尊的机会

  李冰说,对于学校提出的诚信教育课程,我听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让作弊者参加社会诚信活动是有损人格的惩罚。先且认为这是一种惩罚吧,那么原来的开除制度呢?恐怕是最严厉的惩罚吧?它剥夺了一名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甚至可以说就此断送了一个青年的前程。相比之下,哪一种惩罚更让他保留了自己的人格?况且我不认为参加社会诚信活动有损人格,这只是一种让学生强化诚信观念的手段,而且这些活动的内容依我理解也不会有惩罚性质在里面。现在有很多老师在考试中不忍心抓作弊的学生,就是因为惩罚太重,现在有了一个缓冲,有助于真正地严肃考风考纪。我对学校的这个做法是支持的,我不见得会成为这门课的学员,但我也不惧怕有一天会上这门课。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廖申白教授不赞成诚信教育课程办学习班,他认为这样把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改变了。学生进了学习班就一定能变诚实吗?这件事中人格歧视造成的负效应可能超过了它的正面意义。培育诚实应该是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应把诚信教育变成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贯穿在各科教学和其他工作之中,如数学教师,不能只教数学,还要教学生诚实做事,诚实做人。如果教哲学、教生物、教所有学科的教师都这样做,事情就好得多了。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韩震认为,作弊问题出现在学生身上,实际上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出台这样的教育方案,目前是可行的。但随着诚信意识和风气的好转,每个人都必须树立对自己言行负责的公民意识,到那个时候这样的诚信方案就可以不再只是对这一群体来实行。

  数学系王昆杨教授说,在40多年前他做学生的时候,作弊是人人鄙视的行为,20多年前初当教师时,乍一看到大量考试作弊现象十分惊讶和不理解,甚至心中愤愤不平。现在,看得多了,也体会到考试作弊现象不是仅发生在学校里的“不诚信”现象。要对他们加强诚信教育,学校开设这种教育方案,作为新的“惩罚”手段,我是赞成的,但重要的是应慎重办理、认真办好这件事。

杜绝作弊,教师该做什么

  廖申白教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到哈佛做过监考老师,那里对监考老师的规定很具体很严格:你站在哪里,你的视野范围到哪儿,负责几排考生,你要不停地巡视,到停止答卷时怎么停,都有严格要求,不能马虎,否则对其他考生不公平。杜绝作弊,监考老师责任重大,应明确校纪,如果老师违规违纪,首先要给老师记过,如果第二次发生,就取消他的教师资格。其次,考场管理人员如发现考生违规违纪不纠正,第一次记过,第二次就得离岗,并且以后不可以恢复。

  葛岳静处长说,许多高校虽然对作弊学生做出了退学的决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又囿于方方面面的困难难于实现,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学校管理和学风建设的不良循环:严厉处分——减轻执行——学生淡视校纪——法律意识和诚信水准下降——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受处分学生数量增加……。

  韩震院长说,在一些学校里,作弊成了一种风气,已经不是个别人的行为,出现法(纪律)不责众的现象,再加上惩罚太重,报上去勒令退学,老师反而不忍心,下不了手。所以这件事要从学校领导抓起,从全社会抓起,从教师抓起,整个大环境变了,让教师该下手就下手。

诚信,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韩震院长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合作和相互信任。没有别人的信任,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没有别人的合作,一个人就很难正常地生活、工作,更谈不上取得成就了。一个人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其前提是自己要诚实守信。别人的信任是对自己诚实守信行为的最好奖励。如果自己不诚实守信,就不能指望别人信任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讲,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对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对所有人的诚信要求应该是一样的。

  为了培养诚信这种美德,社会必须对不诚信的行为予以谴责和惩罚。实际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是一种惩罚,除此之外还应在风俗习惯、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规定等方面对不诚信的行为——虚伪、欺骗、欺诈等等,进行惩罚。这样才能鼓励人们诚实守信,才能建立一个易于合作的良善社会。

  团委书记魏国说,大学生考试作弊,如同企业做假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是对诚信这一人类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违背,不仅不利于学校学风、校风的建设和发展,更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体育与运动学院学生贾秦说,社会是一个生活舞台,每个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诚信是他们相互维系的重要方式之一,贯穿在其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之中。历史系学生王文君说,诚信是个人成长必备的品格和基本素质。雅斯贝斯讲“具有知识并不就是教养,只有把精神的内在本质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教养”。无信不立,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诚信品格的人将如何在现代社会立足。无论从社会发展的层面还是从个人成长角度看,诚信都应当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东西。化学系学生李阔说,智育不良的“人才”是次品,德育不良的是危险品,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保证高校产出的人才是合格品。

  廖申白教授认为,教师在教学、研究上要诚实,学生参加考试、做作业、做论文要诚实。北师大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很高的要求。在过去,虽然社会一般交往和政治生活中缺少诚实,在品德方面也不谈做人做事要诚实,在学校教育上,还是有重视诚实、质朴品质的传统。诚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品质。诚实是一个人同其他人交往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现在大家都感到社会中缺少诚信,这是过去几十年在从孩子开始的品德教育和成年人的品德教育中丢掉了诚实的恶果。培育诚实应该是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大学教育应当把这作为比课程教育更重要的通识教育来做好。这样,诚信教育就不是只对某一学生人群而开设的。推行诚信教育,首先是学校本身要做好,做事要做实,不要务虚名;其次是教师要做好,说话说实话,诚实地待学生;第三才是要求学生诚实,考试不作弊,作业论文不抄袭。这是学校培育质朴校风方面的“系统工程”。

  《中国教育报》2004114日第5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