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观点。”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03级本科生赵茁站了起来。他口中的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
在这门名为“环境与发展”的课上,院士与“菜鸟”在“先发展后治理”还是“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产生不同意见。环境研究正是钱易院士的专长。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清华大学的小“菜鸟”开始敢对自己仰慕的大师们说“不”了。这种变化起源于2003年秋季新设立的一门被称之为“新生研讨课”的课程。
所谓新生研讨课,是由清华大学知名教授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学生们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在国外,新生研讨课有多年历史,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已有20多年开设此类课程的经验。
从去年秋季开始的一个学年里,清华共开设70门研讨课,课程内容几乎涉及清华所有的院系。所有的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授任教,院士和长江特聘学者也在教学行列之中。
在2003级清华3000多名本科新生中,2700多名同学提出申请。由于人数限定在每个班15人左右,只有1000名同学能够如愿。
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胡和平教授解释学校的初衷:缩短教授与新生的距离,启发新生从入学伊始就体验研究型学习方法和氛围,推动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
李衍达院士则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在上大二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科技活动。当时讨论的热点是“电磁场出现和物质消灭了”。几位同学与老师一起,在看书、查资料之后进行激烈的讨论。正是这次讨论决定了他日后的研究方向。
几年前印度一所大学教授带领两名本科生发明一种新算法,在国际上引起很大轰动。这件事情深深触动了孙家广院士,他思索了很长时间:清华拥有如此优秀的本科生,为什么没有做到?
杨振宁先生说过,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一定要把这个框框打破,才能把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出来。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把学生从被动听课中解放出来。
新生研讨课与一般课程不同:它没有固定教材,开课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由教师依据新生特点自行确定,学校鼓励交叉科学选题。全校学生不分专业,原则上可以根据自身爱好与兴趣自由选择一门专业课。学生们没有考试的压力,最后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考察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对选课学生作出“优秀、通过、不通过”的考核评价。“这门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体验兴趣所致的快乐学习。”一位老师这样总结。“酒神的欢愉-体验快乐英语的写作”、“我们身边的高压电”……这些课程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诱惑力。内容也很“另类”。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为例,他开设的课程叫做“走进量子世界”。上课的15名学生来自12个院系。讲课内容看似与量子不着边际:崂山道士穿墙的咒语是真的吗?1995年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穿越长城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是怎么回事?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们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在钱易院士的一次课上,同学们讨论非常激烈。钱易院士刚开口说话,就被一位同学打断,“老师,你违反规则了。”“新生研讨课是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来研讨,因此老师是课堂上的‘主持’者,而不是讲授者。”钱易院士说。
卫鹏选择了李衍达院士的“后基因组信息学”。学会与别人“吵架”,是卫鹏和许多同学在新生研讨课中的一大收获。老师在下面坐着,在台上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同学。每次学生做完报告,都有许多问题与同学讨论。而不少同学更是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这门课有时完全是一场辩论会,同学们分成两方唇枪舌剑,有时打下课铃了,两个同学还不依不饶地争论。”卫鹏说。
在孙家广院士的课上,经常是几节课连下来同学们还在讨论,直到吃饭时间劝他们,他们才肯走。“在争论之中,两个人的思想会碰撞出火花,这些东西常常会给人灵感,这就是发现新东西的必要条件。”卫鹏这样总结。
这种变化让老师们看到希望。孙家广院士说:“中国的学生特别缺乏创新精神,哪怕是课堂上举手提问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都不能做。这就特别需要像新生研讨课这样一个环节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在他看来,清华的课堂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标,而不应以学生记住多少知识为目的。
据介绍,清华大学正在考虑,是否在专业课程中开设一些这样的研讨课。
一名同学说:“学生和老师平等交流,这是真正的大学的感觉。”
清华新生研讨课:对院士说不
2004年04月30日 02:12
本报记者 原春琳 通讯员 顾淑霞
“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观点。”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03级本科生赵茁站了起来。他口中的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
在这门名为“环境与发展”的课上,院士与“菜鸟”在“先发展后治理”还是“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产生不同意见。环境研究正是钱易院士的专长。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清华大学的小“菜鸟”开始敢对自己仰慕的大师们说“不”了。这种变化起源于2003年秋季新设立的一门被称之为“新生研讨课”的课程。
所谓新生研讨课,是由清华大学知名教授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学生们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在国外,新生研讨课有多年历史,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已有20多年开设此类课程的经验。
从去年秋季开始的一个学年里,清华共开设70门研讨课,课程内容几乎涉及清华所有的院系。所有的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授任教,院士和长江特聘学者也在教学行列之中。
在2003级清华3000多名本科新生中,2700多名同学提出申请。由于人数限定在每个班15人左右,只有1000名同学能够如愿。
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胡和平教授解释学校的初衷:缩短教授与新生的距离,启发新生从入学伊始就体验研究型学习方法和氛围,推动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
李衍达院士则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在上大二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科技活动。当时讨论的热点是“电磁场出现和物质消灭了”。几位同学与老师一起,在看书、查资料之后进行激烈的讨论。正是这次讨论决定了他日后的研究方向。
几年前印度一所大学教授带领两名本科生发明一种新算法,在国际上引起很大轰动。这件事情深深触动了孙家广院士,他思索了很长时间:清华拥有如此优秀的本科生,为什么没有做到?
杨振宁先生说过,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一定要把这个框框打破,才能把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出来。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把学生从被动听课中解放出来。
新生研讨课与一般课程不同:它没有固定教材,开课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由教师依据新生特点自行确定,学校鼓励交叉科学选题。全校学生不分专业,原则上可以根据自身爱好与兴趣自由选择一门专业课。学生们没有考试的压力,最后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考察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对选课学生作出“优秀、通过、不通过”的考核评价。“这门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体验兴趣所致的快乐学习。”一位老师这样总结。“酒神的欢愉-体验快乐英语的写作”、“我们身边的高压电”……这些课程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诱惑力。内容也很“另类”。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为例,他开设的课程叫做“走进量子世界”。上课的15名学生来自12个院系。讲课内容看似与量子不着边际:崂山道士穿墙的咒语是真的吗?1995年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穿越长城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是怎么回事?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们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在钱易院士的一次课上,同学们讨论非常激烈。钱易院士刚开口说话,就被一位同学打断,“老师,你违反规则了。”“新生研讨课是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来研讨,因此老师是课堂上的‘主持’者,而不是讲授者。”钱易院士说。
卫鹏选择了李衍达院士的“后基因组信息学”。学会与别人“吵架”,是卫鹏和许多同学在新生研讨课中的一大收获。老师在下面坐着,在台上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同学。每次学生做完报告,都有许多问题与同学讨论。而不少同学更是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这门课有时完全是一场辩论会,同学们分成两方唇枪舌剑,有时打下课铃了,两个同学还不依不饶地争论。”卫鹏说。
在孙家广院士的课上,经常是几节课连下来同学们还在讨论,直到吃饭时间劝他们,他们才肯走。“在争论之中,两个人的思想会碰撞出火花,这些东西常常会给人灵感,这就是发现新东西的必要条件。”卫鹏这样总结。
这种变化让老师们看到希望。孙家广院士说:“中国的学生特别缺乏创新精神,哪怕是课堂上举手提问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都不能做。这就特别需要像新生研讨课这样一个环节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在他看来,清华的课堂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标,而不应以学生记住多少知识为目的。
据介绍,清华大学正在考虑,是否在专业课程中开设一些这样的研讨课。
一名同学说:“学生和老师平等交流,这是真正的大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