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答: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式。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分为三种形式:即优秀评估、合格评估与水平评估。通过优秀评估,树立一批优秀本科教学工作样板高校,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合格评估,促进一批新建或升格的高校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推动各方面增加对学校的投入,确保基本的教学质量;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估,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评估,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一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的国家级、权威性的评估。
2.为什么要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答: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部加强高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来检验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以造成广泛的社会舆论,以此来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工作,使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教育部今年下半年将对我院开展本科教学评估,这是国家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检查,也是我校自建校以来第一次接受国家权威性的教学评估,评估结果将由教育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教育部规定,评估合格的学校,评估结果作为该校今后审批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新增本科专业设置,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硕士、博士点的主要依据之一。评估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需在规定的暂缓期(1—2年)内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申请重新接受评估。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学校,由教育部区别情况,令其限期整顿、停止招生或停办。可以说,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院的社会声誉,而社会声誉的变化又必将影响学院的招生和广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关系到学院的前途甚至生死存亡。评估工作与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和艰巨性远远高于当年的文明校园建设工作。
4.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
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哪些评估指标?
答: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其指标体系有7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括号内为二级指标),38个观测点,另外还有一个特色项目。
7项一级指标是:
(1)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目标定位、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队伍结构、主讲教师);
(3)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经费);
(4)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课程、实践教学);
(5)教学管理(管理队伍、质量控制);
(6)学风(教师风范、学习风气);
(7)教学效果(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
6.什么是特色项目?
答:特色是指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能体现在不同层面:
(1)体现在总体上的治学方略、办学思路;
(2)体现在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
(3)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
(4)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
7.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结论如何确定?
答: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四种: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共有7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其中有11项为重要指标,7项为一般指标。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结论的确定标准如下:
优秀:A≥14,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有特色项目;
良好:A+B≥14(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
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
8.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步骤是什么?
答:整个评估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被评高校按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标准进行自评,写出自评报告;第二阶段,抽调部分课程的考试试卷和部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组织学生接受问卷调查;第三阶段,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组织评估专家组到被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第四阶段,被评学校根据评估时专家组指出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并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到实处,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切实得以提高。
9. 学校自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学校自评的主要任务有六个方面:一是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的基础上,发动学校各单位、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建设;二是被评学校客观地以总结工作入手,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系统完整地整理教学资料与教学工作密切联系的相关资料,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真实、准确;三是找出影响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的症结和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并积极整改;四是形成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自评报告;五是准备好自评结果和依据以及相应的支撑材料和背景材料;六是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迎接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与评估。
10.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时采用的方式是什么?
答:教育部组织评估专家组对被评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进校前要对被评估学校试卷和毕业论文进行随机性抽查,从中检查我校考试质量和毕业论文质量。专家组进校后,对照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时采用的是“听、看、查、议”四种方式。
听——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有关教学工作的汇报,深入课堂听教师讲课,召开校领导、教师、中层管理干部、学生、离退休人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看——审阅有关资料,考察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种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查——考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教室、计算机房、网络中心、体育场馆、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随机听课,调阅随机抽取的学生毕业论文和实验、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基本技能、课堂技能和实验实践技能测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性问卷调查,访问教务处、科研处、计财处等职能部门和部分院系,查阅部分院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有关资料和教学管理文件档案,进行个别访谈和专题调研等。通过抽查主要基础课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指导情况评价学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议——评议。
在考察结束前专家组还要给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反馈整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