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为二手教材重复使用鼓与呼

中华读书报 发表于: 2004-09-13 00:00 点击:
     前不久,笔者在回复图书馆“读者留言”信箱时,看到了即将毕业的一位大四学生的建议,他说:

  “图书馆中利用率比较高的书总是不够用。如英语考级、计算机考试等书,许多同学都是自己买,考过之后就没用了。另有一些专业性教材,毕业了也没用了,其下场只能是卖废纸。我建议 图书馆可以设置一个地方长期接收同学用过且较新的书,编号后再借给别人。这样做对哪方面都有好处,这是我的建议,可操作性由老师考察。”

  我经过思考觉得不无道理,也存在可操作性。

  高校年复一年的毕业生,都为一摞摞教材发愁,内容不过时且形式很整洁的教材,走出校门可能就用不着了,当废纸卖掉真是太可惜,毕业生都有同样的苦恼。他们呼吁建立畅通的渠道,让二手教材重复使用,其发展前景不是没有。首先,高校教材更新缓慢,三年以内更新率最高不过60%,一些高校、一些学科的教材则多年不变脸。

  其次,随着高校自主学分制选课的全面实行,学生选购教材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教材相对稳定而选择权相对灵活。

  其三,书价不断上涨,四年下来教材费需2000多元。对高校的贫困生来说压力很大,他们对二手教材求之不得。

  其四,为增加就业资本和通才式培养目标,使许多大学生竞相考级、考证,应考后许多教材都闲置一边,相反,还有许多人需要。凡此种种,都为二手教材重复使用提供了条件。

  教材和参考书重复使用的益处很多。第一,许多用过的教材和书还很新,按每公斤0.8元的废纸价格卖掉实在可惜,如把这些书廉价地留给需要的同学,既体现了同学间的爱心,又为毕业生和书的持有者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勤俭节约的风气。

  第二,很多二手教材和参考书十分便宜,大学四年下来教材费就可节约一千多元钱,可为贫困学生提供极大的帮助,而且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旧。

  第三,这些教材和参考书都是图书馆中利用率高和总是不够用的各种教材或英语考级、计算机考试等热门书,如果图书馆可以接收一些二手且较新有价值的书,编号后再借给读者,这对增加馆藏、减少拒借率、服务读者都有益处。

  此外,广西政协委员龙鼎复曾算过一笔账,目前生产1吨文化纸,需100吨净水、100度电、3立方米木材、1.2吨煤、300公斤化工原料,再加上印刷销售等环节的耗费,教材重复使用可以节约很多资源。惟此,二手教材重复使用何乐不为呢

  那么,采取何种形式、怎样才能操作呢

  ①在大学城附近招商建立旧书店。广西南宁大学路上就有三个旧书店,买书的人络绎不绝,二手教材俏得供不应求。一本九成新原价16元的书,只卖2元,甚至还有全新的教材,价格比废纸价高出不多。

  ②在高校里设旧教材书店。收购旧教材、旧书同时也经销新书,生意会不错,二手教材绝对受青睐。

  ③开辟校园网上旧物交易。通过网上“海报栏”或“二手书交易”市场,开展网上“求购”或“拍卖”互通有无。

  ④校园旧书市。由图书馆、校团委或工会专人负责组织,指定固定场所、固定周末时间,自由交易,坚持长期。

  ⑤图书馆议价收购。通过议价收购,规定教材属于学校,由图书馆统一保管,学生使用时到图书馆借阅,如有污损或遗失,则要支付赔偿金,这样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可大大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⑥图书馆旧书服务部。图书馆有能力、有经验、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这项工作。图书馆可以聘人专门从事这项业务工作,也可安排在资源开发部门管理。随时掌握各个学科教材的使用和变动情况,通过市场运作,满足学生需求。

  在收购过程中,可以对二手教材的“书品”提出要求,这样也可促使学生在用书的时候倍加小心,养成勤做笔记的好习惯。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观念意识的高度提升。上述方式,可以解决多数学生把书当废纸卖掉,而很多学生却“淘”不到想要的二手教材的矛盾。

  二手教材重复使用在国外校园已非常普遍,在中国高校校园才刚刚意识到,因此,真正经管起来肯定会有一些问题和局限,如“营销策略”、“品相定价”、“卫生处理”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解决。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