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素有“日本官吏培养所”、“日本教育史怪物”之称,是日本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立大学,是明治时期日本政府为培养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中坚力量而设立的国立综合大学,也是日本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它曾先后三次更改校名,用过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名称,最后于1947年定名为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的教职员、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在10个学部里工作和学习,校本部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内本乡,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除教养学部(以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为主)和部分后勤设施另置在目黑区驹场新校区外,全校绝大部分机构都在此。而附属学校、共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观测所、师生员工住所等56个教学、科研单位则分布于全国各地。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东京给人的感觉是人声喧嚣,环境嘈杂。但是,当你步入东京大学校区时,就会立刻感到幽静与祥和的氛围,烦躁的心情也会变得平静下来。在东京大学正门前有一条长达500多米的樟树大道,这些樟树栽于1903年,为东京大学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银杏树道 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在东京大学也颇有象征意义,周长三米,高十多米的几十株银杏树排列在正门内的道路两旁。原来,1912年,时任东京大学总长的滨尾新命令大学附属植物园精选周长为30厘米的银杏树栽于正门大路两边,才形成了今天使人产生庄严肃穆气氛,并被视为东京大学标志之一的银杏树道。1948年,东京大学在确定校徽时,银杏树叶的图案最终入选,此后,常被用于东京大学的出版物和学生证上。
安田大讲堂 银杏树道尽头就是高大雄伟的安田大讲堂。它高六层,主楼顶端四方,四座白色大钟在褐色建筑的映衬下格外显眼。安田大讲堂是东京大学举行重要集会的场所,历史上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东京大学所有大事几乎都在这里发生。4月12日是东京大学校庆日,也是新生入学典礼的日子,以往每年的典礼都在安田大讲堂举行,近年来,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新生入学典礼改在容纳量更大的日本武道馆举行。
赤门 作为日本的国宝,东京大学的历史见证者,“赤门”已成为东京大学来访者和参观者极其热衷的拜访景点。它位于东京大学正门南250米处,是古老的校门,建于1825年,曾是江户时代藩主迎接家庭成员的地方。“赤门”是木瓦结构,正檐斗拱,灰瓦拱门,在一片现代建筑中更显古典之美。由于东京大地震和二战的破坏,日本政府在1949年把它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并于1991年重新修缮。现在,“赤门”已成为东京大学的又一象征,“跨入赤门”即考入东京大学,而“走出赤门”即为毕业于东京大学。
三四郎池 它位于安田大讲堂南侧,正式名叫“育德园心字池”,源于池塘形状像个“心”字。后因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的小说《三四郎》多以此为背景,所以后人又称之为“三四郎池”。实际上,建造之初它是以园林形式出现的,与中国的江南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处。后经多次修建,又增加了“八景”、“八境”、“筑山”、“泉水”,从而构成了江户(即东京)第一名园。站在池塘旁边的小山顶上,不仅能眺望整个东京城,而且可以看到美丽的富士山,因而也成为东京大学师生休息放松的好去处。
当然,除了富有东方古典特色的建筑和景致外,东京大学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著名大学,还建造了许多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为东京大学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1986年,亚洲一些大学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投票评选10所世界著名大学时,东京大学之所以能够作为唯一的亚洲代表入选,与其错落有致的校园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