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疗机构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医学院校必须顺应这种变化,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己任。为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急剧扩大以及医学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等新形势,今年,我院党政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行学分制。那么,何谓学分制,医学院校能否推行学分制,我院怎样推行学分制,这些都成为全院师生员工关注的问题。下面就我院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的选课制,首先在美国得以推广,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流行。“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引进了学分制。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以后在国内高校中逐步推行。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校中再次出现了实行学分制的热潮。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学分制主要有学年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两种。综观我国实行学分制的学校,普遍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
推行学分制涉及到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改革;涉及招生、收费、学籍、就业和后勤服务、行政管理等各项管理体制的改革。那么我院能否推行学分制?怎样推行学分制?我认为,我院要顺应时代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学分制。
1、基本思路:
(1)充分论证: 推行学分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因此,我院推行学分制一定要充分论证,汲取国内外高校施行学分制的经验与教训,经全院上下充分讨论,形成合力,调动各方积极性。
(2)优化方案: 要在论证的基础上,筛选、优化出适合我院推行的学分制方案。医学院校与其他工科等类型院校有很大不同,医学课程结构为链状结构,没学基础课就没法学临床课,没学解剖、生理就没法学病理、药理。医科专业的对应性强,专业转移跨度小,学生选课余地受限,更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连年扩招,学院教学资源有限,我院将推行什么样的学分制,给学生多大的选择空间和范围,以及修业上的弹性等,都有待于探讨和论证。我认为,我院推行学年学分制更切合实际。
(3)先试后推: 为使学分制改革少走弯路,方案更切合我院实际,可先行在部份专业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在全院推行。
2、需要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1)完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 推行学分制必须对我院现行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按修读要求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是指教计划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前者 指学生必须从规定的若干课程中按要求选修一定量的课程组或课程,而后者指学生可根据兴趣、能力和专业需要,在较大范围内选修的课程。
在教学计划中,按课程性质将所设课程划分为课程模块,如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等,其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及部分公共课为限选课程。
同时,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能力特点,要确定不同专业其课程模块所占学分的比例以及毕业所需的总学分。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和课程体系要求为准进行选课。
(2)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灵活,发挥学生更大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更赋有弹性。学生按年级、专业形成自然班,选课后形成教学班:教学安排时要有更大灵活性,给学生开出足够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开拓学生知识领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减少课堂讲授的学时数,增加实践的时间;改革排课方法,实行全天排课;同时要实行主、辅修制,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部分课程或课程中的部分;学生可申请免听;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可申请免修。
(3)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学分制的特征之一就是弹性学制,学生在校时间可以缩短也可延长,这就要求对现有学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对学生成绩考核与记载;学生升降留级以及休学、停学、复学、转学(专业)、毕业、授位等现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必要增删、修改、补充、完善。
(4)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学分制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权,若引导不当,学生易产生学习的盲目性与先入为主,而致盲目性选课及“凑学分”,使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易保证,教学质量下降,影 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约束力减少,容易使学生组织松懈,给学生管理带来一 定困难;学分制的高淘汰率也容易导致其他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对学生选课的科学指导十分必要。
首先各专业要制定出符合实际、可操作的教学计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学习能力和专业需要选择修读课程。
其次要编印课程指南,学生选课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课程的性质、特点、主要内容,并接受学生咨询,提供充分了解课程的机会,这对于新生和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第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学分制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行目标管理,主要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即取得学分,对学习过程相对放松,这就必须严格考试管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考风学风,杜绝以欺骗等手段谋取不当学分,以保证教学质量与培养规格。
总之,推行学分制要受内外环境以及硬件资源的制约,涉及到方方面面,不能照搬外校模式,必须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去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学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