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本文既指出了在英MASTER学生的普遍现象,也有些是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的特例,另外有少数学习用功的有志青年,不在本文点评之列。
1) 生源选择方面
我们来对比一下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对生源的选择,虽然美国大学和英国大学都对GPA的要求,但是事实上美英两个国家的大学对GPA的要求真的是不一样,主要是从其背景和实质上来说的。首先,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是世界上发放奖学金最多的国家,他每年发放的奖学金的数额大约是其教育经费的1/4,政府的、社会团体的、大学/学院的、系里的单项研究经费以及划拨到导师个人手头的研究经费。美国大学考察你的GPA、TOEFL、GRE以及GMAT等成绩是很客观的,因为他需要通过这些来了解你的学习、研究能力,从而决定给你多少数额的奖学金以帮助你完成学业。而英国大学要求你演算并出示GPA却只是一个幌子,在英国大学要求GPA的背后,却仍然是高额的学费,和昂贵的生活费,这些需要你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去承担它(此处摘自互联网)。
因此可以发现英国大学给你OFFER并不是因为你足够牛,而是英国大学相信你可以给他们带来利润。常常听到有人在BBS上炫耀自己申请到很多学校的OFFER,而却很少听到有人可以申请到很多美国的OFFER。原来是要求有一定的英语成绩才可以申请,现在是英语成绩不够,只要过来上语言班就可,而这个语言班也成为了英国鬼子的一个生财之道。
2) 他们在这干什么
随着东南亚、东欧、西亚以及北欧众多国家的留学生涌入UK争读一年制的TAUGHT COURSE,原来的15个人的小班教学甚至会变成25、30乃至更多,这样一来课程质量还有保证吗?从一个班的学生的组成来看,一个班80-90%学生都是来自祖国大陆,由于中国学生太多,而且课间交流多用汉语,授课的讲师如同在中国当外教,笔者现在英国一大学做研究工作,系主任和笔者开玩笑说,在周末的MARKET上走的时候感觉好象不是在英国,而是到了中国,足见英国大学中国学生人数之壮观。而硕士班中连一个NATIVE ENGLISH SPEAKER都没有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这些中国学生,住在一起,上课在一起,即使一句中文不懂,都可以在这活的好好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英语水平的提高显然成问题,而英语水平的不足,又成为了学习的最大障碍,好多同学上完一学期课之后可能还不能听懂老师说话。更不要说参与讨论了
而且,时间短是最致命的弱点,无论强化到什么程度,真正的上课时间少的可怜,暑假放3个月,圣诞节一个月,复活节一个月,这样算下来上课也就只有7个月,还没有去掉隔三岔五就来的BANKING HOLLIDAY和双修日。试想,一年后你适应了匆匆忙忙的上课(LECTURE、SEMINAR)、做ASSIGNMENT、PRESENTATION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MEETING的时候,你就要背起行囊回国了。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够好的同学来说,甚至于英文的听说读写都还没有过关。那样也算是拿了一个MASTER的学位?也许回国后别人会很羡慕甚至高抬自己,但是只怕到时候自己心里面会暗自惭愧啊!
再来说说他们做的作业,这里大部分MASTER同学都有同感,作业不到最后是逼不出来的,一些比较牛的人甚至一个通宵就可以完成一个COURSE WORK,当然GOOGLE是他们的主要武器,由于关键字类似,查到相同的文章,出现雷同也就不奇怪了,另笔者惊讶的是很多MASTER到了毕业都不知道一些全文期刊的英文网站,连SCIENCEDIECT等,这些不要说留学生了,连在国内都研究生的同学大部分也是离开不了的。
(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