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如何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博士学位

科学时报 发表于: 2004-11-29 00:00 点击:

目前中国在读博士生人数已达12万多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有资料表明,到2010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种“超美赶德”的教育规模和速度无疑向世界展示了国人追赶世界一流水平博士生教育的心理,但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并不是一回事。中国博士生教育到底离世界一流水平有多远?
  美国博士学位如何“炼成”
  记者:美国博士生教育属于后来者,为什么反而最终能取代德国和英国创造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学位?
  严文番:美国最终能取代德国和英国创造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学位,绝对不是偶然的。最重要的,美国整个博士生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强,一开始就强调博士的研究性。所以博士研究生必须做论文,而论文则强调原创性(originality)。
  第一,每个专业有事先设定好的课程(course work),并且把课程学习、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紧密联结在一起。在做论文之前一般有两到三个资格考试,一般包括候选资格考试(candidacy exam)和综合考试(comprehensive exam)。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研究技能后,才可以开始做论文。如果学生通过所有课程的学习,论文没有完成或者没有通过,那么就是准博士(ABD All But Dissertation)。一般来说,准博士就可以找工作了,在一个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论文就可以拿到哲学博士(Ph.D)学位。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时间范围越来越大,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博士学位要求在三年内完成论文,现在七年内完成就可以了。
  第二,博士生培养不是单向选择过程,而是双向多方互动的过程。学生面对的不是一个导师,而是导师团的指导。在课程学习的时候,整个系所设置多元化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学生只有在最后写论文的时候根据研究的兴趣选择导师。同样,导师也可以选择学生,他可以拒绝某个学生的指导请求而选择另外一个学生,只要有合适的理由。
  第三,学制弹性化,授予学位多元化。美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她的学位授予也呈现多元化。美国除了发展哲学博士学位外,还大力发展专业博士,各种各样的博士学位层出不穷。
  第四,美国有各种各样的中间组织监控博士生课程的质量。例如最初最有威望的组织是美国大学联合会(AAUP),它在1900年由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4所主要培养博士生的著名研究型大学组成的。美国大学联合会相当于一个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俱乐部,它打下了博士生教育的基础,当时这些学校走在一起的目的就是监督博士生教育质量,建立评价标准,规定什么样的学校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如果学校不是这个联合会的成员,就没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后来经过发展,美国还出现了地区认证机构来保证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总而言之,首先课程有特色,其次有认证机构来保证质量,第三,一般大学都有研究生院来统一监督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博士学位的最后授予权在研究生院,这样练就了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美国博士学位。
  博士生教育质量代表国家科研质量
  记者:美国似乎每一次科技的大发展都与博士生教育的扩招暗相呼应,博士生教育到底在国家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严文番:博士生教育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博士生教育,特别是哲学博士教育主要培养研究人员,并为高等学校培养后备力量,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主要靠博士生来支撑。美国研究型大学主要有100多所,占全美大学总数的3%,但是它培养了全美80%的博士。
  美国大多数的国家基础研究还是由研究型大学占据,比率为50%,这些研究大多数还是由博士生支撑起来的。因为博士生是以研究为主的,所以很多的研究资金都来自联邦的支持。尽管有私人基金会的支持,但不如联邦资金雄厚。大多数博士生都享受研究生助学金(graduate assistantship),这些助学金一部分来自研究资金(research funding),但是大部分来自联邦,特别是各州的研究项目,例如各州的预算里都有一个“配方计算”(formula calculate)叫做研究生助学金。所以它的资金量就决定了博士生项目的大小。毫无疑问,科学和工程历来是拿到最多资金的,教育研究就比较少,人文学科的资金几乎为零。
  一部分博士生的研究应当和国家最前沿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质量,甚至可以预言这个国家的发展。
  记者:美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博士生教育的扩招,扩招的依据是什么?扩招扩的是哪些部分?
  严文番:美国整个国力强大,每次扩招都是与经济发展和联邦大力资助紧密相关。但美国的教育系统又是一个地方分权的结构,因此没有统一的扩招计划,而是由市场来调节博士生教育。同时美国很重视调查研究,一般是根据自己国家发展需要来决定是否扩大博士生招生。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博士生教育确实具有吸引力。因为从系所来说,能够招收博士生可以提高它的声望。从学校角度来说,如果有博士或者专业博士项目就可以提高它在社会上的地位,而且可以借此形成校友会这样一笔无形的资产。
  美国第一个扩招时期是1938~1940年的战争期间,战争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而且提供了很多研究资金。而博士生教育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是1938~1957年。当时美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原本在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之外无法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校也开始想授予博士学位,于是全美几个主要的地区认证协会就一起来保证博士项目的教育质量。认证机构有权决定学校是否有资格提供博士项目。其考查指标包括学校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如果这两个比率低,就没有学生愿意就读,博士项目也就办不下去。这就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博士生教育系统变成一个双层的结构,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成员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它们所授予的博士学位具有最高的声望。二是不仅哲学博士发展很快,那些更专注于实践工作的专业博士项目也迅速增长。
  走多元化培养之路
  记者: 中国博士生教育现在正面临改革的十字路口,美国经验的价值在哪里?
  严文番:第一,学位要多样化,不能就盯住哲学博士不放,应该大力发展专业博士教育。实际上,哲学博士并不是必然就比专业博士的含金量高,两者的关注点不一样。一般来讲,哲学博士的培养注重的是研究素质,例如课程训练更多是与研究相关的课程,比较有深度,而且在博士论文方面很强调基础研究,特别是要具有原创性。在美国,博士研究生入学的时候一般都要求有GRE成绩。而专业博士则有自己的入学考试,学科之间差别很大。哲学博士与专业博士的含金量大小,关键是看学校。就拿教育为例,哈佛大学的教育研究生院只授予教育博士(Ed.D)学位,但是你能说这个学位就一定比别的学校教育方面的哲学博士学位差吗?
  第二,保持博士和硕士数量的合理比率。20世纪80年代美国授予的硕士学位有30万个左右,而博士学位大约是3万个,它们的比率大约是101。而且美国的学位非常注重多样化,例如美国在60年代授予了1万个博士学位,它们分散在550个学科专业里,博士学位的类型有47种之多,并不仅仅局限于哲学博士,还有各种各样的专业博士。比起1916~1918年只有149个学科专业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美国在博士学位学科和类型多样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据说中国的相关比率是41,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博士可能就真的有点多了。同时,中国的博士学位类型是否像美国那么多样化呢?博士学位多样化,就可以把就业问题稀释。否则,如果培养的博士全部是哲学博士,都打算为高校输送后备力量的话,由于高校教师的流动性本来比较差,高校就难免要人满为患了。
  第三,注意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连贯性。在美国设置硕士学位,就是为了设置一个中间学位。

第四,博士项目本身必须要有结构化的课程、考试、导师团的集体智慧,而不是一对一的导师和学生的单线互动。首先,美国的博士项目有严谨的质量监控体系,不是谁都可以申请得到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其次,博士导师在美国不是一种职称,而仅仅是一个职位,是学术分工的结果。很多副教授,甚至助理教授都可以参加到导师团中指导博士生,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体智慧的生成,而且有利于学术繁荣。再次,博士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都有监控程序,博士论文是一种研究训练而不仅仅是研究成果。中国学生特别缺乏的就是研究方法的训练。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博士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大研究方法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第五,发挥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作用。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承担了大多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了高质量的最高层次的人才。在中国,若干高校接受国家重点投资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在这些资源最丰厚的地方无疑应该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承担最多的责任。
  第六,发挥学生主动性,给予学生话语权。博士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是一般学生。他们已经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强项,是整个研究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往往会影响整个科研的进度。要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保证博士研究生的资源的获得,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需要,不要让他们为生活奔波劳碌,要让他们安心做研究。其次,创设博士研究生的申诉渠道,让他们的声音可以得到倾听。再次,必须重视博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整合资源,实现共享。1889年,哈佛大学就成立了研究生俱乐部,定期举行会议讨论研究问题,这个组织后来直接促成了美国大学联合会的成立。另外,在美国,博士研究生仍然可以跨校选修课程,这个做法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博士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与国家的发展荣辱与共。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博士生教育的扩招是必然的选择,关键是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使之与国家发展相协调。   
  

作者简介:严文番,美国教育研究会国家教育数据库研究组主席,宾州印第安那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项目、课程与教学项目),2003年度美国富布赖特学者,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教育研究方法”。
  
  背 景
  美国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借鉴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英国学士培养模式而发展建立起来的。1636年创建的哈佛学院(即现在的哈佛大学),仿照英国的学位制度,对学完4年传统经典课程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1826年哈佛学院首次开设研究生课程。1859年密执安大学首次授予完成文科硕士学位计划的两位毕业生以硕士学位,这是美国大学最早正式设立现代研究生教育和硕士学位制度的标志。1861年耶鲁学院授予了美国历史上首批3个博士学位,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在美国的产生。1900年,由哈佛大学等14所主要培养博士生的著名大学组成的美国大学联合会(AAUP)应运而生。该联合会的建立,对美国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标准化、正规化起了关键作用。1933年普林斯顿大学设立高级研究院,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机会,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正式承认博士后研究。1961年美国研究生院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走向成熟。
  美国众多的博士专业中,博士学位有60多种,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研究型博士、专业型博士、跨学科博士。研究型博士(哲学博士)是一种学术性学位或称研究性学位,侧重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专业型博士属于应用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文理相关的专业领域,如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公共管理博士、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等;第二类如文科博士、理科博士、医学博士等,授予在某个专业或学科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学者。跨学科博士即交叉学科博士,如生物工程博士、生物化学博士、天体物理学博士等,大多是由在科技前沿领域从事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学者所获得。美国的博士生教育最终取代德国和英国创造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博士学位。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