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毕业生就业心理浅析

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 发表于: 2004-12-10 00:00 点击:

毕业大学生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一般来说,同学们都准备毕业后在专业领域内一展身手,凸现个人价值以实现自我。然而当今社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面对各种思潮的困扰,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初涉人世的毕业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大多数的毕业生在经过自己的理性思考以及与亲友和老师的交流后,都能排解心理困惑,调整心态,愉快的走向工作岗位。但是也有个别毕业生因为缺乏交流,过于内向,面对种种压力和选择,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1、不能面对现实和接纳现实
    大学毕业生大都自视较高,在走出校门之前,大都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开创一番大事业的宏大抱负。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过程中大家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没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情绪,失去竞争的勇气。

2、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很多同学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的沉淀,怎么可能会成功。

3、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①焦虑和急躁。毕业前夕,绝大多数同学都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十年寒窗付诸东流,无颜回江东见父老乡亲;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而又不善“包装”自己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大学 生,表现得更为焦虑。这种焦虑,使大学生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常双眉紧锁,心情沉重,意志消沉,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注意力极度涣散,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惶惶不可终 日,特别在遭受挫折后,对因自己“无能”而招致的“失败”怀有深深的自卑或自咎。据《中国青年报》进行一项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尤其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之前,这种心理就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有时恨时间过得太慢,简直是度日如年;有时又恨时间过得太快,最后期限将至,单位仍无着落;他们埋怨用人单位优柔寡断,怨父母亲朋办事不力,希望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一旦遇到挫折后便暴跳如雷,怨声载道,特别是那些在规定期限内未落实单位的学生,心理更为急躁。这种急躁心理,往往使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心理紧张,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有时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等。

    ②自卑。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知屡次受挫,往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往往不能适当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所长,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变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③自负。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凭自身较优秀的条件为不少用人单位所垂青,而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睥睨一切、目空天下、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往往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导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④问题行为。或因自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自身社会背景缺乏,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过激者甚至出现问题行为,如损坏公物抱负迁怒于人进行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酗酒等等。

    ⑤依赖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的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表现在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应对
1、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这就是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所以每个毕业生对自己和自身能力都应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都应该明了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这样,我们每个毕业生 才能树立良好心态,在求职中抓住机遇,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应该及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带着良好的心态曲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涯目标。
2、正确认识社会,寻找最佳位置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每个毕业生,如果正确地选择了职业,就是为未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毕业生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争取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迈好这第一步呢?首先需要对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弄清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如何?就总体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情况就不尽相同了。由于我国人口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而步业机会往往不能同步扩大,就业难仍是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加之国企改造、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下岗人员日益增多,就业形势更趋紧张,而高校毕业生却在逐年增多。因此,而对以上情况,毕业生不要把就业期望值定得太高,即使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要不断调整自我的期望值,使自己的理想更加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从而求得理想的工作。
3、学会心理调适,缓和心理冲突
    如果常常出现焦虑不安、不满、自卑、自我否定的心理失衡状态,则可以试用以下几种方法舒缓不良情绪:①自我转化法。有些时候,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它活动中去。②自我适度宣泄法。在因挫折造成焦虑和紧张时,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甚至可以痛哭一场,求得安慰、疏导和同情。但是,宣泄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是无破坏性的。③自我慰藉法。实质是自我辩解。择业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已尽了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④松弛练习法。松弛练习法也叫放松练习,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在心理上和躯体上放松的方法,可帮助人们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见效迅速。当然,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仅列举其中主要的一些。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质,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择业的重要关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不至于在困难面前退缩。

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