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震惊的得知了2006年研究生自费将在全国全面铺开(http://news.sohu.com/20050118/n223988963.shtml),同时又是很冷静的接受了这一早有传闻的消息,早晚要来的,在中国教育产业化的澎湃大潮里,国家教育体系下的唯一剩下的一块肥肉正是研究生了,难免当盛宴的最后揶揄起这一每年百万人新生消费力量的大市场!
在网上的这则消息中,作者引用官方的华语是:学生并不吃亏!那么谁都没有吃亏?皆大欢喜啦!事实果真如此吗?怎么有如此众多的学生、父母、社会舆论对此持相反的态度呢?难道他们都没有分析自己口袋的大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本科低年级学生表示,如果以后取消公费名额,他们也许会放弃考研。有人担心,全面收费制度会把一些成绩优异而家境贫寒的学生拒于进一步深造的大门之外。对此,高校有关人士认为,提到收费一般人都会有抵触情绪,事实上他们不了解收费背后的东西,全面收费对学生来说“并不吃亏”。”以下无非认为学校通过次捞不到好处。好吧,就算学校没有好处,愤怒的学生更不接受自己获得了什么好处?那这项政策对谁有利???一项对教学双方都没有明显益处的政策要执行作甚!?
唯一的理由是政府可以为此卸下了不小的财政负担,但是有的负担是需要政府卸掉甚至退出承担的,有的负担却是政府需要义不容辞的扛起来的!试问,现今哪一个教育发达的文明国度在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国民的教育过程中采用过这种层层“盘剥”的收费体制?!更别说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了!而我们所谓的中小学 “义务教育”收费比十年前翻了不知几翻,别说城镇居民倍感经济压力,视线往下,广大贫困地区还有“上不起”的学生!还有“建不起”的学校!还有“养不起” 的老师!
大学教育的产业化貌似是颇为得意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浓重一笔。在此之后,过去高高在上的大学精英被从象牙塔中拖了出来,反而塞进了本已十分饱和的人才市场……不管怎样坚持理想主义的大学理念,我们的大学生正在蜕变成职业人,大学正在演化为职业技校,一门技术收多少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甚至“价格公道”,公道得富家子弟开着奔驰宝马来上课,公道得贫下中农摸一把眼泪撕了通知书拿起锄头……
搜狐在公布这一消息得同时,后面又跟了另一则消息,标题是《3个壮劳力供不起1个大学生 高校收费不能再涨了》(http://news.sohu.com/20050118/n223989556.shtml),看得我全身颤抖,不仅为贫困的命运也为国家的未来深深忧虑。
我的家庭也并不富裕,父母省吃俭用才勉强供得起我这个“天之骄子”,我时常为自己无能找到合适得工作赚钱分担父母得经济压力而郁闷,感同身受着同样的大学学费压力,怎能不对此言有由心生,不吐不快——我怨啊,为何所谓“改革”正好要拿我们开刀?!虽然我知道真正的“改革”需要利益的牺牲者,但是现在是 “改革”吗?至少在目前我看不到任何收费后高校研究生教育彻底改观的“美好”前景——老师还是那些老师,设施还是那些设施,课程还是那些课程,唯一被“改革”的只有每年的学费收据!
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国家财政紧张的将要挖子孙教育的钱出来支持“产业”建设,就不能缓缓的挖,轻轻的掘,以每年一定的小幅度慢慢提高收费吗?非要大刀一挥,这一届开始就要比上届多交上万元,以及没有分文的补助了!这不仅仅伤了这一届子孙的心,也伤了教育的子孙根啊!
教育产业化,听起来实在可笑,不知地下有知的开国领袖们,在设计了义务教育的理念半个世纪后看到我们要将教育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何种的心情?我们可以在长三角珠三角百公里就奢侈的建一个机场,我们可以建起一条条几个月就开裂的高速公路,我们可以立起无数的炼钢烟囱水泥塔……就不能为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 ——教育花费一点财政收入?哪怕就是挤一点预算出来、降几个百分点的GDP也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啊——教育高素质的国民,未来将报以成倍的社会生产力!甚至改造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优化又将推动生产力更有效率!
实在无语了,有千万个抱怨的理由,有千万个指责的理由,也有千万个忧虑的理由——迷失了教育,但愿不要因此迷失了我们的未来……
摘自关天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