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新课程怎样关注学生

中国教育人博客 发表于: 2005-03-09 00:00 点击:
    在认真研读了《数学课标后》,不难发现“关注”是课标中使用频律较高的一词。其基本理念就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课程功能由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评价中连用了四个“关注”: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新课程中教师到底怎样来关注学生呢?下面就谈谈在实施新课程两年中一些体会吧。

一、  关注学生的表现

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着他们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随机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欣赏学生的想法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就有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瑞吉欧的教育都是忠实的记录者,他们记载了孩子们怎样思维、怎样操作、为何想像,知道了孩子的一百种,才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就是说,教师首先要具有一颗“童心”,甘做一个“小孩子”,愿意走进学生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儿童具有得到独厚的纯真和奇思妙想,作为老师应去体验、欣赏孩子眼中的数学,去理解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保护好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

虽然孩子的话语很幼稚,但都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去追究话语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而是把智慧星奖给了这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们。

三、接纳学生的意见

不要以为只有老师才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事实上,由于作为个体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经验世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各具特性的。一个老师如果能够向学生学习,他也会受益匪浅的。不过教师在接受学生新颖见解时,不妨让他们说出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不同个性。

  四、抓住学生的“错误”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课堂上学生犯错误不要紧,只要不犯同样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思考的过程,在我们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错误,有的教师大发雷霆,有的则控苦讽刺,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心灵受到伤害。课堂上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不是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体罚,而是帮助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从而找到正确的方法与答案,这才是抓住“错误”不放的真正意义所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上犯错误的学生不仅不应批评,而且应该表扬。一方面,回答错误说明他动脑思考了,敢表现自己,另一方面,由于他回答错了,其他学生便积极思考,正确的答案很快就会出来。
  

五、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以往的课堂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师给,生收。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认真真地教,学生辛辛苦苦地学。教师声嘶力竭,学生却无动于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老师不了解现在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在课堂上他们想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问题?有多少种不同的想法去尝试?这也就是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一种重要体现。

 

  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真正地去关注学生的需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就会不断地找到灵感,不断地从学生身上觅到新的课程资源,数学课堂就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