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首批277名心理咨询师在京获得“职业身份证”。这是继去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我国首批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颁发资格证书之后,首次颁发“师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
据介绍,我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级心理咨询师的认证方案将在近期出台。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已有1600多万人,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也约有30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每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在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小康社会10大标准中,每1000人中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一项重要的小康指标。大、中、小学校,监狱,劳教所,强制戒毒所,大型社区,基层派出所,110指挥中心,外资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等均要配备专职心理人际干预人员,而目前全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从业人员还不足3000人。全国1000所大专院校中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在67万中小学里只有少数学校配备了兼职心理咨询人员,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十分缺乏。
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介绍说,“心理咨询师虽然在我国方兴未艾,但是在大众的眼里还是一个边缘职业,在职业形态上也存在叫好不叫座的问题,一方面开出一小时1200~3500元咨询费的咨询师大有人在,一方面老百姓的经济支付能力还达不到这个标准。现在我们国家的心理咨询师还处在‘养’的阶段,生存能力上仅能糊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