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最新热门

“本科教学评估”取消之争:劳民伤财还是促进教学

本站原创 发表于: 2008-01-23 00:00 点击:

 自2003年起,由教育部主导的第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即将于2008年初结束。过去两年,本科教学评估成为高教界最引人关注的事件。2007年,“取消评估”之声不断涌起,而这一年也是评估的高峰期,北大、清华、浙江大学、复旦、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也在喧闹中完成了第一轮的评估。

  本专题作者之一卢晓东转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学飞教授的“大胆”比较,历时五年的评估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之大、之深,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的影响几乎可比。

  且不说这两者之比是否有道理,但有一点是肯定相同的,就是本科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为此“总动员”。另一方面,如果说院系调整对后来的中国高校影响深远,那评估有什么影响现在也无法评价。当下的影响是可以看出的,媒体中对评估批评之声远远多于称赞的,事实上听不到后者的声音。

  第二轮即将启动,总结评估的得与失、经验与不足就更为必要了。评估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从官员到普通教师都在迷惑。

  一次意在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有着非常良好愿望的事情,为什么成了为人诟病、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评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评估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谁?在“迎评促建”的20字方针下,是促进了教学,还是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妨碍了高校自身发展的轨迹?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一项小型调查,邀请高校评估研究人员做了一份针对大学教师的问卷,16所高校的100位老师作了回复。我们又采访多位知名教授、普通教师、评估专家以及在校大学生,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像高考一样,评估不是万能的,取消评估也是令人质疑的,取消后能不能找到一个取代的最佳或者更好的方案?

  这些都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者更深入的思考并作出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可喜的是,教育部于2007年7月表示,将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大幅度精简对研究型大学的其他各类检查、评估活动。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下一轮评估会有新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本科教学评估的经验与启示:高校教师的视角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下简称评估工作)的第一轮评估工作至今已接近尾声。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和探索,对下一轮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着评估工作不断的开展,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批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厉,不少公众媒体,包括高等院校中的有关群体,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也有很多的异议。这里的批评或异议,情感的发泄不少,理性的审视却不多。基于理想的展望过于虚幻,难以企及;基于现实的改进策略又囿于政策框架,难以真正落实。

  如何客观地看待种种批评?如何在发泄的快感之后理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评估工作中的难题?可能还要回到实践,从实践的反馈、“评估中人”的反馈来看一看评估工作的实际成效。

  评估中人,有学生,有教师,有高校管理人员,有评估专家,有评估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些不同的群体都构成了评估工作的利益相关者。从评估政策的目标取向来看,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是评估政策的根本落脚点,而教学质量主要生成于课堂教学之中,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应当是评估工作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对评估工作成效最符合实际的反馈应该来自于学生和教师,但是学生作为教学质量改进的载体,他们对评估工作本身可能并不是很了解,从第一轮的经验来看,他们仅仅是以被观察者的身份参与评估工作。

  因此,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收集有关评估工作的反馈信息是比较理想的。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质量改进的促进者和见证者;另一方面,很多教师直接参与了评估工作,对评估工作的实施比较熟悉,在调查中发现,分别有28.1%和54.1%的高校教师觉得自己“非常了解”和“了解”本科教学评估的具体内容。

  为了解第一轮评估工作的成效,我们对部分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以期收集评估工作的改进意见,为完善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调查共选择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高校各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6所,省属高校10所,面向教师共计发放问卷160余份,其中回收且有效的问卷为146份,有效率为91.3%,其中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5.1%、32.2%、33.6%和18.5%。

  评估的现实基础:

  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没有?

  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下降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一判断使得教学质量开始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促成教育部对各类高等院校进行质量评估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有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指出,高校的教学质量在扩招以后并没有下降,而是质量评价的标准应当多元化,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肯定会认为教学质量下降。这其实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如果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进行纵向比较的话,有31.5 %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扩招后“明显下降”,49.3 % 的教师认为“有所下降,但不明显”。可见,评估工作对我国高校近几年来教学质量状况的基本判断是比较客观的。

  对评估工作的认识

  超过80%的高校教师认为开展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非常有必要”和 “有必要”,可见,他们对评估工作还是非常认同的。

  关于评估结论,42.5%的教师认为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40.4%的教师认为“比较符合”,两者的比例之和约为83%,这表明,在教师看来,评估的结论还是具有较高的客观性。

  85.6%的教师觉得教学评估与自己的工作“关系很大”和“有关系”,77%的教师认为评估结果的好坏对自己“有影响”。

  关于高校的自评报告,19.2 %的教师认为“非常客观”,55.5 %的教师认为“比较客观”,8.2 % 的教师认为“部分内容与情况不符”,其余的教师反映没有看过自评报告。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在自评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学校的教学现况,但同时,还是有部分高校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状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从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学校的表现来看,教师认为学校教职工、学生和教师在评估期间其表现“和平时差不多”的比例分别是45.2%、45.9%和58.9%。可见,在学校被评估期间,学校教职工、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去刻意地表现自己,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高校教学的常态下进行的。

  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合理?

  从总体上看,44.5 %的教师认为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合理”,认为“不合理”的比例为28.8 %,另有26.7%的教师“不了解”评估指标体系。比较来看,综合性大学中的“985工程”高校、省属高校和理工类中的“985工程”高校、省属高校对现行评估指标体系合理性的判断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省属的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均有50%左右的教师认为指标体系“合理”,而“985工程”高校只有约28%的教师认为“合理”。可见,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更加适合于省属高校,而不太适用于“985工程”高校。因此,对本科教学评估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体现差异性,分类评估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评估结论的客观性

  与对学校改进的成效

  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一共有“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等8个一级指标,鉴于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本科教学评估的具体内容,调查特以教师自评的方式来估计学校的教学状况,并通过和官方的评估结论进行比较,以说明官方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校自评的结果在各个一级指标上均介于“优秀”和“良好”之间,除了在“办学指导思想”这一指标外,其余指标上的得分都更接近于“良好”。而调查所选择的全部样本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论都是“优秀”。可见,两个不同群体在评估结论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评估工作对高等院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在各个方面所发挥的影响程度是不一致的。从对8个评估指标体系的影响来看,评估在“教学条件与利用”、“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管理”等指标上对学校促进作用最大,而在“学风”、“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等指标上的促进作用最小。具体而言,评估工作在“改善教学基本设施”、“促使学校更加重视教学工作”和“规范了日常教学工作”等方面对学校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而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风”、“学生的进步显著”等方面对学校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这表明,评估工作所发挥的实际功能,主要在于规范高等院校教学的外在条件,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却相对薄弱。这也反映了评估工作注重教学条件保障、忽视教学活动的不足。评估工作的改进,需要更多地关注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活动,这样才能抓住教学质量的核心。

  最希望评估工作得到改进的地方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配套政策”等是评估工作中教师最希望得到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评估的指标体系高度统一,所有的高校共用一套指标体系且大部分高校的评估结果都为优秀,评估结果没有很好的区分度。

  在评估方法上,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评估的积极性,高等院校也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教师普遍希望教育部、高校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

  期望谁来组织实施

  教学评估工作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期望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由“教育评估的专业学术研究组织”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来实施,两者分别占到所有调查结果的30%和21%,两者之和超过了51%。而期望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评估”的比例也接近20%。期望由“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机构”和“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业单位”进行评估的比例均在11%左右。

  可见,当前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评估虽然具备足够的权威性,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在评估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上存在不足,这可能是导致高等院校倾向于由“教育评估的专业学术研究组织”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来实施评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阶段,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机构由于权威性、专业性等方面的欠缺,也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

  评估工作的后续改进,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评估专业协会与研究机构的力量,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中立性和客观性。

  评估下一步如何走

  评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部分院校没有客观地反映学校的情况;评估的指标体系过于笼统,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不同高校的特点;评估的结论可能被高估,且区分度不高。从评估工作的成效来看,高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规范改进程度比较高,但在学风、学生的进步等体现教学质量核心的指标上,其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我们建议,第二轮评估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对高等院校进行合理的分类,结合各类院校的特点,设计评估方案,进行分类评估;其次,在评估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评估等相关专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作用,提高评估的中立性和客观性;最后,在改善第二轮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层面,需要进一步贯彻“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的原则,紧紧抓住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围绕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来进行评估设计。毕竟,学生是教学质量的最终载体,他们的发展是教学质量及对其评估的核心所在。(章建石 刘雪平 高莉 王桂雪)

  评估专家:现行评估方式有利于学校建设

  “如果没有评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会有现在的局面,学校的办学条件、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学的规范性,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水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评估专家别敦荣表示,本科教学评估对促进学校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也只有评估能带来这种效果。

  “评估目的基本达到了”

  自1999年扩招后,高校规模迅速扩大,从高等教育的基础来讲,很多高校不具备承担这样大规模高等教育任务的能力,不管从物质条件、制度建设、人才建设乃至心理准备都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如何保证质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别敦荣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便有了必要。

  “保证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保证办学条件和相关的规范制度,而评估最核心的东西也是这些,一些硬性的指标都体现在这方面。”别敦荣说,目前所评学校基本上都可以根据指标要求来建设学校教学条件,都能够根据教学指标的要求规范教学管理,教育的基本质量得到了保证。从这个角度讲,评估目的基本达到了。

  同时,别敦荣也表示,高校教学工作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人们对它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在大扩招的背景下更是如此,评估对教学改革和教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有不足,但这是后一个阶段的任务,前一阶段主要是保证基本质量,后一阶段对教学的推动力度将逐步提高。

  本科评估需要统一的标准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对不同层次学校执行同一套评估指标的非议,别敦荣认为这是对评估的误解。他打比方说,就像国家的税收标准并不区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一样,统一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准也有其合理性。

  别敦荣解释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为了要保证最基本的教学工作要求,所有学校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办学质量才有最基本的保障。“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有人对绝大部分高校评估结果都是‘优’表示怀疑,其实他们有误解,北大和一般的学校肯定不一样,但‘优’所反映的是在基本的教学条件上都达到了优的标准,并不表示不同学校的实际教育质量是相同的。”

  全国所有高校都参加评估,但每所高校参加评估都不轻松,即使那些最著名的大学也是如此。别敦荣认为,这也说明了评估的必要性,说明了哪怕最好的大学,在最基本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正是需要开展评估的最根本原因。

  对于同一套指标体系要求下所导致的高校建设的“趋同性”,别敦荣表示,这是评估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同一个评估标准下,如何创建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需要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实际,提出本校的办学理念。“政府评估只涉及到了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工作,没有涉及到全部,如果学校领导完全按照评估的要求去考虑办学,就会出现同一化的问题。如何在评估标准指导下,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统筹其他工作,学校领导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胆略。学校领导的教育信念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估,否则,就是短视的、狭隘的。”

  现行评估形式有其长处

  目前的评估采取的是教育部组织高校专家进行评估的方式,别敦荣认为这种评估方式有其长处:可以使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研究。评估专家不仅评估了学校,他们也在研究、学习被评学校的办学经验,并由此思考自己学校的问题。这个效果是大家最初没有设想到的,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副作用”是积极的。“很多一般院校的领导到相对较好的学校评估的同时,自己也开阔了眼界。平时他们很少会有这样的机会,这等于是学到了案例、典范。”

  别敦荣同时也指出,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找到其他更好的方式来取代现行的评估方式。目前我国真正的评估研究专家不多,而即使有,他们所考虑的更多的也是理想化的办学,全部由评估研究专家来评估不能达到学校之间相互观摩借鉴的效果。与之相比,现行的评估方式则要更加“实际”得多。

  对于有人提出的希望依靠民间机构进行评估的要求,别敦荣表示,我国的民间机构评估的权威性很难令人信服。 “现实的考虑,目前在我国只有政府评估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政府来推动高校建设。”(陈彬)

  杨东平:现有评估方式还需完善

  “评估本身没错,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我国的评估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在接受采访时,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表示,我国现有的评估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需要更多样的指标体系

  杨东平首先肯定了评估对于新建高校的促进作用,他认为,评估对指导新学校建立办学规范和自己的教学秩序非常必要,尤其很多“年轻”的、刚刚升格的高校更需要评估,以达到以评促建,提高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设能力的目的。如果作为一种“合格评估”,帮助新大学规范管理,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

  然而,对于那些优秀的大学,再去这样评估就意义不大了。“办了几十年学的学校,因为评估把气氛搞得很紧张,学校花一年的时间来准备,结果95%以上都是优,这能起到什么作用?”杨东平认为对于高等学校应当分类管理,我国目前存在多种类型的学校,用现有的一套指标体系显然非常不合理,例如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学校,其条件和水平完全不一样,那些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完全放开,不参加这种评价,或者建立另一套适合它们的评价体系。

  评估的方式应当以

  常态行为和公开数据为主

  对于现行的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杨东平表示有些内容并不合适。“有些要求非常高,比如要求教授授课的比例,几乎没有多少学校能够达到这个标准,这是迫使人造假。而有些要求,例如教师当中博士生的比重等,这些都是常规统计,学校的报表里面都有,根本就没有评估的必要。”

  杨东平说,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认可程度,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很多都是公开的:如几个人拿了诺贝尔奖,学生就业率高低等,如果检查的是这些客观存在的公开信息和客观指标,大家就不可能去为了评估而造假。评估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至于目前所采取的提前安排、定时的评估方式,杨东平为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目前很多国家评价餐馆水平都采用“美食家”的制度,即聘用一批美食家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去饭店吃饭,然后把评价反映给餐饮协会。他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评价,而不是事先告诉他某月某日我要来检查,这样做不免流于形式。

  同行评价重于行政评价

  有一些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比如学生的培养质量,杨东平觉得真正的评价应该是来自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但目前还没有这一类评价体系。“在国外公共信息系统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年后的就业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反映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这很有价值,但我们目前还做不到这点。”

  杨东平认为对高等学校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行政化的评价,而是同行之间的评价。“虽然目前参与评估的也是校长、老师,但就整个模式而言还是政府在评,老师没有什么发言权,我们缺乏这样一个公开的过程,一个制度化的程序。”

  “问题不是要不要评价,而是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怎样完善我们的评价制度,怎样设定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而不至于形式主义泛滥,劳民伤财。需要对不同的大学分类管理,需要制定新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讨论。”杨东平说。(陈彬)

  造假让教师颜面尽失

  对于本科教育,北京某高校的章啸(化名)教授认为,存在的问题很大,主要是由高校办学的行政化导致的。对于评估,章啸说,高校1999年开始扩招后,8年来,大学生增长了10倍,本科教育大众化的功绩算是达到了,可高校师资相对缺乏,以及高校大跃进导致的学校对本科教学的轻视,实际结果是教学水平严重下降,实际上给社会输送失业人口。于是有关部门想用评估的方式来纠正,但制定的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却不利于本科教学的改善,反而使大学教育进一步中学化。

  在评估的实施过程中,章啸认为造假相当普遍。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评估中顺利过关,各个学校先自行检查,查出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造假。包括假试卷、假论文、假实习报告、假听课记录等。用圈内的话叫做“补”,把一切没有的、不合格的补上。

  章啸表示,据说仅就某些高校的自查而言,本科教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相当严重,主要集中在教师对考试和判卷的随意上,比如考卷上没有小分,卷面成绩与成绩表不符,考试出题随意,难以涵盖教材内容等等(这里主要指文科)。

  对于评估专家,章啸认为其组成很难体现出专家的意味,有些专家并不是学科领域权威。此外,评估中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面对这些普遍的、明显的造假现象,评估专家几乎都没有任何反应。

  章啸表示,从目前高校发展的态势来看,“211工程”、“985工程”等大学的划分和所谓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等所引发的合并学校潮流,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大跃进”。而现在进行的评估,对“大跃进”只有促进,不能起到刹车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行政导向的评估,只能强化大学的行政化倾向。

  章啸表示,评估体系要真正体现出对本科教学的检查作用,就不仅仅是检查课堂教学、教学大纲、教案等,还要包括开小型研讨会、师生互动等环节,以及对学生的考试与平时成绩、实习等方面综合考察。但是,这些内容并不能一概进行程式化、规范化。在20世纪30年代,本科教学没有教学大纲等框架的束缚,关键是看老师能否给学生传授真材实料。显然,按照目前的教学评估,越是有研究有创意的教学,越是属于违规甚至严重违规的行为。

  此外,据章啸多年的高校教学经历,目前高校本科教学中教学内容教条和陈旧,教学形式的僵化以及有点名气的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即使上课,也经常找研究生对付等等。对此,章啸建议,评估至少要有一半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这样才能让教师回到课堂。最关键的是,评估不应该由行政主管部门来做,要做的话,理所当然应该由第三方的民间中介机构来做,如果国内没有合适的,应该请发达国家的民间机构做,这样,才能具有公信力。(赵鹰)

  评估影响学校教育的自主发展

  对于本科教学评估给高校带来的整体影响,北京某高校的马洁(化名)教授认为,适当评估、科学评估是对的,高校应当重视本科教学质量,但目前的做法兴师动众,流于形式,甚至有点劳民伤财。仅仅这一次评估也罢了,近几年多次评估,如重点学科、基地,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自主发展。

  为了迎接评估,一些高校造假,如试卷、毕业论文等,马洁认为,最大的不良影响是增强了社会不良风气。为应付检查,造假的事情时有耳闻,他认为此次本科教学评估检查要求很高,对于没有积累的学校,要想达到要求有一定难度,被逼造假之类的做法也就难以杜绝。

  当然,被逼不是造假的充分理由;被逼,仍然可以不造假。但是地方院校要权衡利弊,即在不合格和造假之间选择,哪个风险小选择哪一个。就目前的体制来说,造假的风险很小,教育部也不可能不知道实际情况,默认这种情况当然就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对于具体的不良影响,马洁还举例加以说明。如若干学校都规定,在检查的一周内,教师不许离开学校,不得出国,不得外出开会等;就此来说,检查可以说是对正常的教学的破坏。“等检查组一走,一切照旧。那么这种检查有什么意义,不是鼓励人们造假吗?学生目睹这一切,只会认定,上面喜欢假的东西。”

  而对于本科教学评估,马洁个人表示,要尊重教育规律,应当适度评估。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过多地浪费老百姓的钱。高校要向教育部负责,但更应当向学生、纳税人负责。

  对本科教学评估的建议,马洁提出三点:一是评估不应当由行政主管部门主持,而应当由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可不定期地在不通知的情况下抽查,这样可以避免系统性的造假;二是检查应当是经常性的,不能以一次所见为准;三是专家组应当匿名,而且评估也要让学生参与,毕竟课是讲给学生听的。(赵鹰)

    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学生

  出勤率有了一些提高

  小赵是一所重点大学的大三学生,2006年,他所在的学校经历了本科教学评估。

  据小赵讲,在评估前半个月,学院里便召开了评估动员大会,老师三令五申,要求“从自己做起,为迎评争光”, “辅导员给大家开个会,要大家好好表现,上课不要迟到,早点起床”。

  然而当评估真正开始时,他想象中的那种全校师生“激昂向上”的学习状态却没有出现。“生活与以往一样,还是‘三点一线’,晚上上自习的同学还是那么多,可能唯一不同的就是,上课时学生的出勤率有了一些提高,但听课质量却并没有很大的改观,大家‘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暑假缩短一半

  小肖在她刚上大四时经历了学校的本科评估。那年暑假,她原本一个多月的假期被缩短了一半,这段时间她必须老老实实地呆在学校,做一些迎评的准备工作,现在谈起这件事,她还是觉得很无奈。

  “那个暑假我原本是想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养足精神准备回来考研,没想到不但少了一半的假期,而且还必须做一些额外的‘功课’,但这些熟悉校史、准备材料之类的‘功课’对我们又能有什么切实的帮助呢?开学后,感觉自己的精力似乎还不如以前了,总而言之,这个评估把我的整个计划都打乱了。”

  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在准备迎评的那段时间,小安曾和几个同学一起为院里设计展板,从构思到最终完成,大概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小安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在学院里呆到很晚,甚至有时上课时还必须请假,也因此耽误了不少课程。

  “其实相比评估期间,准备迎评的那段时间才真正累人。”小安介绍说,由于他所在宿舍的舍友中,在班内院内担任职务的同学较多,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有“任务”,每天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很少能静下心来看看书,交流一些其他的事情。

  评估前和评估期间,小安说学校比过去管得严了一些,辅导员时常去宿舍检查,学院为此还专门印发了一些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的材料,要求他们背诵,以备评估专家的提问。不过,他们从来没有看过那些材料,他也没有见到或者听说有哪个同学被问起过。

  说起评估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小安回忆道,当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文艺会演,从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到离退休干部都参加了,那次会演的节目非常好,也很丰富。

  提到评估给学校带来的影响,小安说,其实评估的确有一些好处,比如那段时间整个校园的环境也的确得到一些改善,一些多年没有清理的卫生死角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校园纪律也好了一些。但是评估一过,这些也就跟着都过去了,一切还会恢复到以前,评估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信息来源:科学时报 2008-01-23]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