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省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精神和《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为便于学校推荐申报2004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高教类有关项目,现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高教类推荐申报项目种类和资格
(一)重点实验室
普通本科院校今年上半年已申报推荐“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含工程中心、综合实验实习中心)的项目;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申报推荐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工业中心)等。本科院校需另外申报的推荐项目仅限面向全省或区域的开放型、共享型和提高型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二)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及精品课程建设
已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第一、二、三批名牌专业称号的项目;已获第一批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称号的项目,以及今年推荐参加第二批省高校精品课程评选的项目。
(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
具体申报要求和条件请见“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二、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工程中心、综合实验实习中心等)。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本科院校需重新申报的项目可在完善相关材料后追加申报,其它未推荐项目的院校如要推荐有关项目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1、实验室管理体制已经理顺,实行学校、校区(学院、系)二级管理;
2、实验室建设已经通过合格评估并具相当的基础;
3、具有符合申报推荐项目要求的高水平实验教学与实验指导师资力量;
4、具有符合申报推荐项目要求的所需的房屋、设备等相应设施;
5、具有符合申报推荐项目要求的建设配套经费;
6、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提出详细的论证报告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申报推荐项目基本条件要求与建设标准请参阅《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粤教高[2004]41号)。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实训基地(含综合性实习实训中心、工业中心等)。申报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等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1、办学理念清晰,办学方向正确,办学定位准确,能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量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良好,有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学校中长期整体改革发展思路和规划;
2、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产学研合作办学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有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培训方案;
3、有较好的办学条件,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资源比较充裕,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达到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4、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高,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关于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等基地建设基本条件参阅《关于组织开展首批省级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讨论稿)。
(三)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已经公布的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均须参加本次申报推荐项目的填表,材料报送工作将作为第一批名牌专业项目的中期检查环节之一。第一批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中已获资助的,不列入此次项目资助的范畴,但必须认真填报《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见附件有关表格),并在材料中突出以下内容:
1、获省高校名牌专业称号以来,专业建设和改造方面的情况;
2、专业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及学校配套经费的落实情况;
3、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建设措施与建设效果;
4、专业水平、质量与特色建设等方面的成效体现。
(四)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已获200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列入本次申报项目。2004年度各校推荐参加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评选项目须填报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
(五)教学改革项目。材料要求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指南要求填报。
三、申报材料及要求
(一)所有申报项目均要求以学校集体名义申报,个人项目将不予受理。同等情况下,学校间共同、联合和协作申报的项目将优先予以考虑。
(二)所有申报项目均需填写《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材料不齐全的,视为自动放弃。
3、学校以正式办文形式排序报送推荐项目的申报材料。随文附件应包括学校申报项目汇总表,各申报项目申请书。申报材料文字稿一式3份,电子稿一份报我厅基财处。同时,将推荐申报材料的电子文档通过电邮的方式发至我厅高教处。截止时限为2004年10月20日。
高教处联系电话:020-37629418,传真:37626882,E-mail:daiqz@gdhed.edu.cn 。
附件: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2004年至2007年将分期分批开展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
一、立项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在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教改方案(项目)时,要求突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综合化和实际运用。
立项目标。在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整合、集成和深化基础上,组织制定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方案,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学领域内开展改革研究与实践,积极消化、吸收和应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和新世纪第一、二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一批优势或特色明显的专业、课程(群、模块),建设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系列课程、教材和教学软件,建立灵活、多样、高效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机制,形成适应新世纪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保障体系,争取完成一批省级高等教育教改实践项目,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二、立项范围和立项内容
参照教育部有关文件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此次立项范仅限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成人和继续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四大领域。立项项目分为一般项目和专门项目两大类。
(一)一般项目。指上述四大领域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的重大课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和应用教改方案、教研成果、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项目;
2、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开展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工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项目。
(二)专门项目。指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有关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部分重大意义的课题。结合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我们拟定了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及其要求,具体内容与要求请见附件。
三、立项办法与要求
2004年度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由学校推荐申报,经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公布,省教育厅批准实施。学校可按以下具体要求组织申报项目推荐工作。
(一)申报范围。全省普通高校和省教育学院、省广播电视大学。
(二)申报重点。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前提,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集专业、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和教学管理改革等于一体的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推荐项目,将是此次省级教改一般项目申报优先考虑的重点;经充分论证和可操作性强、实践性强、应用与推广前景好的推荐项目,将是专门项目优先考虑的重点。
同等情况下,学校牵头组织实施的项目,有关学校及平行单位、部门或有关人员等采取联合、共同和协作方式申报的参评项目,将优先予以考虑。
(三)申报名额。各校以2001年获省第四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项数,作为推荐此次教改项目的数额。其中,获奖项数为1项及以下的普通本科院校、2000年(1999年12月底前)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职高专院校和省教育学院、省广播电视大学,可推荐1-2个学校级的教改项目参加省级项目的评审。
(四)推荐条件。1999年12月底以后已获国家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省第一、二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公布的文件为准)的项目,不得推荐为此次的参评项目;各校推荐的参评项目,必须是学校组织实施的教 改项目。个人项目,教研项目,其它不属于本文规定的一般项目与专门项目范畴内的推荐申报项目,以及超额推荐项目等,将不予受理。
(五)择优和排序推荐。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已实施或即将组织实施的校级以上的教改项目中,择优推荐省参评项目。其中,专门项目的申报,除要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考察学校的类别,与申报项目有关的教改基础,以及自身教改优势、特色和强项等条件。1个以上的推荐参评项目,须排序申报。
(六)材料要求。实际申报项目可以根据申报者或申报单位各自的特色条件等进行适当调整,但内容(项目申请书)必须包括本项目指南(申报表格)的基本要求。申报表格用A4纸、4号字体打印,项目申报内容和符表说明等可增加插页,但不得提供无关材料。
三、经费投入及管理
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计划立项500项,从2004年开始,分4年立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评出125项。其中,立项项目和资助项目各占50%;资助项目中又分为全额资助项目和补助项目两大类,项目比例和资助比例均为50%。全额资助每项 万元,补助项目每项 万元,4年累计 万元左右。入选项目要求学校按一定比例配套经费,建设期限原则为1-3年。我厅对每个项目的实施将加强检查和监督,中期和结题时将进行绩效考评,根据结果实施奖惩。
二OO四年九月三十日
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门项目立项指南
(试行)
1、泛珠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与泛珠三角城市群中的一所或多所有影响的高校建立优秀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2)建立双向或单向学分互认的管理制度;
(3)为优秀人才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
(4)建立优秀学生部分时段异地学习的支持系统;
(5)引进或利用合作学校包括师资在内的优质教学资源。
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立体化、交叉式的教育体系架构与实践
基本要求:
(1)建立包括跨学科、跨专业、跨层次或跨学校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建立相应的相对稳定的学分、学籍管理体系;
(3)建立在免费、自愿和择优录取原则上的在校生选拔办法;
(4)具有一定的规模。
3、适应大学城(高教园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选择课程、辅修或第二专业等组织形式的学习作为载体,面向大学城(同一高教园区)兄弟院校开放;
(2)共享省级或校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成果;
(3)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必要的支持系统,包括学分、学籍管理、学生指导、图书馆阅览和借阅等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应开通网络课程共享、远程学习指导等;
4、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基本要求:
(一)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1)以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质量等为主要监控对象;
(2)建立面向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3)选用合理的模型,应用计算机对上述教学质量信息进行采样、综合分析和评价等。
(二)社会评价、用人单位评价
(三)社会中介评价
5、示范性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实验中心、工业中心、工程中心、实训中心、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等教学实践基地人才综合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基本要求:
(1)以教学基地为基础,采用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突出工程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培养;
(3)建立适应开放、共享、共建运作机制的教学管理办法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4)具有一定的规模。
6、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基本要求:
(1)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设置双方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专业人员互聘、实习基地稳定、就业指导推荐等;
(2)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3)建立基于免费、自愿和双向选择上的选拔与相关的学习管理办法。
7、大学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本要求:
(1)以教育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等为标准,制定达到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的措施;
(2)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大学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等)教学方法进行较大力度的综合性配套改革;
(3)整合大学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等)教学资源,建立大学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初、中、高级课程等)教学体系;
(4)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受益面大。
8、民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本要求:
(1) 建立与民办高校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系;
(2) 民办普通高校特色培育;
(3) 民办普通高校办学空间拓展。
9、 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 建立与独立学院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督保和保障体系;
(2) 建立与独立学院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模式、教学管理运行模式;
(3) 特色培育。
10、高校学科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内在驱动力;
(2) 现状研究;
(3) 国外高校学科专业调整适应社会可借鉴经验;
(4) 高校学科专业自我良性运作机制研究。
11、卫生事业人才需求与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本要求:
(1) 卫生事业人才需求结构
(2) 高等医学教育现状研究
(3) 高等医学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目标与措施
(4)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1、终身教育理念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和个人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的建构;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推广、应用,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的调配;
(3)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课程衔接;
(4)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提高;
(5)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过程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
(6)高职教育课程考试制度、内容、方法、模式的改革。
12、广东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开放大学办学定位、办学模式;
(2)适应社会全体成员学习需求的课程开发与整合;
(3)开放大学优化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
(4)开放大学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与提高;
(5)开放大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标准。
13、适应当代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终身教育理念下政府、社会、企业、高等学校为个人学习提供服务的机制的建立;
(2)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3)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之间课程衔接、学分互认。
14、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统筹管理平台
基本要求:
(1) 可通过门户管理方式进入系统;
(2) 文件、材料和表格等上传、下载等;
(3) 考试网上报名、管理系统;
(4) 教学名师、名牌专业、精品课程评奖申报和网上评审;
(5) 本、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其它专项评估等;
(6) 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图书馆实事数据库系统;
(7) 专家库资源管理系统等。
广东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
申 请 人:
申请学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二○○四年九月制
一、简表
项
目
简
况 |
项目名称 |
|
项目类别 |
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 |
申报
项目
类别
|
一般项目或资助项目 |
起止年月 |
|
项
目
申
请
人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
/ |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
/ |
所在
学校 |
学校
名称 |
|
邮政编码 |
|
电话 |
|
通讯
地址 |
|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
时间 |
课程名称 |
授课
对象 |
学时 |
所在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
时间 |
项目名称 |
获奖情况 |
|
|
|
|
|
|
|
|
|
项
目
组 |
总人数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博士后 |
博士 |
硕士 |
参加单位数 |
|
|
|
|
|
|
|
|
主要成员
不含申请者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 |
签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 |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教学改革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
五、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 |
金额(元) |
计算根据及理由 |
合计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申请者所在学校意见评审、推荐意见
1、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表决意见
主任:(签字
2004年10月 日
2、学校推荐意见
(公章)
学校领导签字
2004年9月日
|
七、教育厅专家组评审意见
八、教育厅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