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教育评论

医学教育焦点透视

本站原创 发表于: 2004-04-30 00:00 点击: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调整:高校合并、重组同时大规模扩招……医学院校也投身到这一浪潮之中。据全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会统计,内地已有63所医学院校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除了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以外,大多数知名医学院校已经告别了过去单科办学的模式,逐渐地融入综合性大学之中。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田勇泉教授认为,教育改革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的影响、冲击与震荡并存,取得的成就与暴露的问题同在。比如,有些地方借机刮起了“升格风”,“英雄不问出身”地由卫校升医专、由医专升本科、甚至还出现了由卫校一步登天升格到本科的“壮举”。有的医学院盲目扩大招生,每年招收四五千人,在校医学生达到令人咋舌的一两万人,而办学条件却难以跟上:基础阶段上解剖课时恨不得二三十个学生一具尸体,别说动手了,想好好观摩一下都没那么容易;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学校一纸介绍信就把学生打发出去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放羊”之后盖个章就算实习完成。
  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明哲教授发出了“目前毕业的住院医水平已经今不如昔,我们老了谁给我们看病”的惊呼。
  高等医学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近日,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组织40多所医学院校的代表云集浙江宁波,商讨未来医学教育走向。

  合并还是兼并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处于单科单一型的封闭式状态,医学学科与文理等非医学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导致医学生知识结构狭窄,人文精神十分欠缺,缺乏应有的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精神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学校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有人曾戏言的“只有医学院和军校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对医
学生单一、刻板、封闭培养模式的批评。
  从国外医学教育界的经验来看,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美国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占全国医学院校总数的84.25%,其办学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全美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然而,高校合并事关重大,当以百年大计设计。目前合并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都是大学的二级单位,对外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医学院的教学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设有附属医院,而附属医院则因负有对外医疗的任务因而必须具有法人地位,这就出现了没有法人地位的医学院要领导和负责有法人地位的附属医院,造成实际工作中的不协调,医学院的角色十分尴尬。
  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到复旦大学后,先是将其分解为直属于大学管理的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二级学院,后来又成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统筹10个基础学科和17个临床学科的教学等工作,并专设院务委员会,对科研、教学、医学发展基金等进行管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嬗变过程。相形之下,原北京医科大学在成为
北京大学医学部之后的融合进程就顺畅得多。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告诉记者,北大医学部现在对外是以委托法人的资格进行工作,在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享有相对的自主权,采取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这种分散式而非集权式管理更符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原同济医科大学的情形也与此类似。
  “北医模式”对于很多医学院校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这一模式并不容易被“克隆”。这不仅因为北医与北大素有渊源,而且正像北大医学部副主任刘玉村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两校在正式合并前就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质性与深层次合作办学的积淀,才使得融合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正像一位代表所言,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整合模式。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医学院校进入综合性大学势必要经过一个“休克期”,经历一段阵痛后会逐渐进入融合乃至深度融合。医学院应当抛掉原有的“独立情结”,以开放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应对新的变化,将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之所幸。

  附属医院何去何从


  另外一个意见颇多的问题便是附属医院与医学院或大学的归属问题。目前出现了直属的附属医院、非直属的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三种模式,当然最理想的还是拥有直属的附属医院,这样更便于教学、科研和临床见习、实习的开展。然而,不少大学却没有很好的附院,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而有些医学院即便拥有附院,却也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一位长期在医学院附院任院长的代表告诉记者,在他们那里,院长由省委组织部任命,副院长和处级干部则由医学院委派,而大多数人员编制是省卫生厅人事处在管理,拨款则由财政厅通过卫生厅划拨,医院夹在学校与卫生厅之间常常无所适从,而且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并不少见。
  针对上述现象,最广泛的意见是大学或医学院一定要有归属于自己的规模大、水平高的附属医院,而且要全面掌控其党、政、人、财大权。因为全国各高校的附属医院通常都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而非单纯的医疗任务,医学院与附属医院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只有密切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基础学科、临床医学、预
防医学等交叉融合,才符合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原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巴德年院士曾表示,“如果医学院管理不了附属医院是一件悲哀的事。”割裂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任何举措均不利于医学的发展。王德炳教授也透露,在今年两会的分组讨论上,吴仪副总理已经明确表态,除非出现紧急状态,附属医院将不会从大学中剥离出来,实行属地化管理。至于附院如何与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同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旭东教授非常推崇上海市卫生局施行的医管处模式,即将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职能下放到医学院的医管处。

  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毫无疑问,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具有办学成本高、学制长、师生比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然而并非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领导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比如,医学教育投入高、回报慢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上动辄几十万元甚或上百万元,而同样的经费完全可以用于建设其他学科的一个学院或一个系,这种花钱多、效益相对较小的结果很难得到大学领导及兄弟院系的理解。资料表明,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目前一年的经费平均要比原来减少了1/3左右。
  另外,医学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现行“丰富多彩”的学制:我国医学院校现在有4年制、5年制、6年制的本科教育,有7年制、8年制的研究生教育,加上层次稍低的2年制、3年制专科教育,以及目前“4+2+2”、“3+5”等新兴学制,从2年到8年,五花八门,即便是业内人士也有些惶惑。至于教材更是难以统一,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成为难题。与会代表呼吁,医学教育应适当控制办学规模,并尽可能地统一学制以确保能有稳定的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并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条件较好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可致力于高层次办学,差些的可以多开办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实用教育。
  田勇泉副司长也明确表示,医学教育绝不能跟风扩招,应从制度上给予保证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那种希冀通过扩招解决学校福利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不可否认,高等医学教育在管理体制上至今仍有诸多关系尚未理顺,教学体系的改革也还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随着国家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医学教育的重视,随着教育部、卫生部等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随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三方的良性互动,也随着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相信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终将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