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教育的产生和本质决定其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变革。高等教育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
要求的产物。教育具有超前性要求,新世纪的大学不能只是被动地服务于社会,而且应主动地承担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
2、贯彻落实教育方针需要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特别是作为东北地区的高校,要通过培养紧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和研究成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用作为求地位,用贡献求支持,用创业创新求发展”,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办学能力,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二、高校与高校的关系
1、把握校情。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作为一所高校,既有大学的共同本质,又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由于历史或现实等多方面原因,每所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办学基础和现有水平,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脱离实际,而是要实事求是。
2、准确定位。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没有发展。就一所高校而言,定位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逻辑起点,是区别于其他高校所具有的标志性特征,是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能动反映,是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水平、社会声誉与地位的最直观的反映。因此,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自身特点的大学,就必须确定学校在办学类型、规模、层次、特色等方面的位置。
3、形成特色。特色是本质的外化,特色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办学活力。因此,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扶持特色,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学校发展与以人为本、环境建设的关系
1、既要发展快也要发展好。这是高校把握和运用高等教育规律,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此,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不断增强办学的综合实力,才能使学校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从而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决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大,必须避免单纯地追求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充实的做法,使规模保持适度、结构趋于合理、质量稳步提升、效益显著提高,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
2、发展应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坚持以人为本,对高校而言就是以实现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身心素质、文化修养等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师生员工依法应该享有的各种权益,让师生员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乃至社会都享受到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成果。
3、发展需要良好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人能够发挥聪明才智的校园和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站在人才强校的高度,在加强对外协调、积极争取良好的外部办学环境的同时,要倾力构建布局合理、风格独特、设施优良、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形成党员干部思发展、师生员工思成才,想事、干事、干大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形成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主校区与分校区、新校区和老校区的关系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都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高校合并或扩建新校区,对于整合教育资源,扩大招生规模,改善高校结构和布局,提高办学效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统一规划。无论是主校区,还是分校区,无论是新校区,还是老校区,作为同一学校,必须统一规划学校的发展计划,统一制定学校的学科建设方案,统一完善学校的校园建设。特别是新校区,更要按照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思想,注意对老校区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传承,统筹进行规划和建设,以利形成优势和特色。
2、良性互动。要明确主校区和分校区的功能,整合所有校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一校多区在空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要搞好各校区之间的学科融合,加强科研联合攻关,增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要理顺各校区中院、系、机关部门及人员的关系,使各校区间形成良性互动。
五、教学、科研与教辅、校产、后勤等系统的关系
1、以育人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一所高校,主要是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去服务社会发展,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创新成果推动社会发展,通过教育的先导性引导社会发展。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决定了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要以育人为中心,其它各方面工作都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高校的科技工作作为整个培养人才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又要努力研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科技项目,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校办产业应成为实践基地和中试基地,图书、文献、信息、实验、后勤等工作,必须为育人和科研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
2、确保主体发展,统筹各系统发展。高校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和任务。哪方面工作不到位,都事必影响学校事业的发展。因此,既要确保育人、科研等主体发展,也要兼顾其他系统的发展。只有突出中心工作的主导作用,发挥好其他工作的辅助作用,才能确保高校职能的发挥,从而使其真正在真理的探求、社会文明的提升和人的发展中发挥创造源、孵化器、人才库的作用。
六、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1、办学效益要以办学规模为条件。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益。这既有扩大规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问题,也有对每个人占有的教育资源和产生的效益进行成本核算的问题。只有在开源节流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不断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在高水平的经营能力下低成本运作,才能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2、扩大办学规模要以提高办学效益为前提。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扩大规模是必然的。但在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不足这一“瓶颈”远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才能为进一步扩大规模提供可能。
3、结构是规模和效益的基础。办学类别、学科专业及层次结构,既涉及到高校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又涉及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的需求是否一致的问题,既影响着学校的招生数量和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关系到办学效益问题。只有努力使学科专业设置保持一种差异性并尽量符合市场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志愿,同时使研究型、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等各层次人才各得其所,才能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
4、质量是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质量是高校的生命,决不能以牺牲质量来追求规模效益。只有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才能提高,进而使学校在社会产生良好的声誉和影响。
七、重点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1、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学科建设是带动教学、科研、学位点和实验室建设等的龙头,是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立足之本、特色之基、发展之源。因此,高校应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在学科发展方向、学术梯队建设、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
2、用重点学科带动其他学科。要充分利用重点学科学术水平高、实验条件好、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多渠道争取任务,组织相关学科联合攻关,使其既能在精力投入、经费投入、物质投入、人力投入及政策投入上体现出来,又能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产出上表现出来。但重点论不是一点论,没有相关学科群体支持,重点学科的水平也难以得到新的提高。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必须兼顾其它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以及非重点学科的发展,并通过重点与重点学科、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横向交叉,使之相互补充、综合、延伸,从而形成覆盖面宽、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学科群体。
八、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1、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样重要。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相互生成、相互促进。硬件是软件的载体和支撑,软件依赖硬件而存在;软件对硬件具有能动作用,既可以促进硬件建设,又可以带动硬件建设,还可以弥补硬件建设的不足。所以,高校必须加大以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为主的硬件建设,同时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以师资队伍为主体的软件建设,为高校积极稳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软件建设显得比硬件建设更紧迫。由于硬件建设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物,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容易显效;软件建设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相对硬件建设来说见效比较慢,如办学理念的提炼、校园文化和良好风气的形成、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教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等显得比硬件建设更紧迫。只有求真求实、创业创新地工作,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高校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辐射源。
九、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与开放式办学的关系
1、注重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它不仅可以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还可以建立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各项工作新体制和新机制。无论是教育教学改革,还是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都要既考虑到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师生员工的心理承受程度,也要协调好教学、科研、管理、教辅、后勤等系统以及教师、干部和工人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2、强化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就是通过制定政策和完善制度,依法规范学校各级各类组织及其事务,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学校秩序和稳定。对此,要特别注重制度和体制创新,努力做到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3、努力扩大开放。扩大开放,既有一个服务社会的问题,也有一个国际合作的问题。因此,既要立足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成果支持,也要成为社会精神领域的“思想库”;既要在教育观念、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借鉴和吸收其他高校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也要实施大范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校、民主管理的关系
1、健全领导体制是学校发展的保证。《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这既构成了高校领导体系的四大要素,更从法律上界定了四者的权限和责任范围。
2、履行各自的职责是关键。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负责的实质是校长及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办学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对党委集体领导形成的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负责,对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负责。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确立党对高校领导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既不能有任何动摇,更不能有任何颠倒。因此,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党委在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时,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发挥行政指挥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作用,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要建立健全各自的议事规则,明确决策程序与权限,完善集体决策、专家咨询、校务公开以及决策责任制度,找好角度,侧重责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作者为黑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