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然
激情:良师与庸师在此分道扬镳
做一名优秀的老师,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曾经冥思苦想过许多日子,也见过论坛不少老师讨论过这个话题。
有人说,师德最要紧。记得说这句话的是江苏一位小有名气的民办学校的校长,大概不少没有师德的老师给他惹过不少麻烦。这样讲,自然有他一定的道理,因为没有师德有时候可以给一所学校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有人说,知识最重要。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同这个说法。是啊,没有知识,当什么老师啊,拿来什么去教学生啊?这个说法粗粗一看也颇有道理,但细细想来,也不尽然。理由很简单,很多时候,许多世界冠军的老师并不是世界冠军,游泳教练还有不会水的呢。
考量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的教育家和当代比较活跃的教坛新锐,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想说:激情,是一个优秀教师最重要的东西,激情决定一切。
孔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时候,他是充满激情的。
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时候,他是充满激情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这时候,他是充满激情的。
很难想像,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激情,他将怎样和学生进行有效、和谐的沟通,引导学生朝着一个健康、理想的方向发展。正如一支蜡烛,自己都没有激情没有燃烧起来,只是长长久久地冒烟,怎么去照亮别人呢?不少教师,刚毕业时,熊熊燃烧,后来受到一些挫折,就一直冒烟;不少教师,兢兢业业,一辈子都在燃烧。激情正是这样一支蜡烛,闪闪红光,可以照亮长长的夜。
很多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爱好自由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老师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并不是那么好学。他们一边在日记本里认认真真地写下感人肺腑的决心书,一边和父母亲表示自己是多么的渴望知识,但是一到星期一的时候,一阵暖风从窗外吹来,他们又伏在课桌上呼呼大睡了。他们就像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有着生长的欲望却久久不见长出新绿。这时候,激情,就是那一阵“又绿江南岸”的春风,让他们都长成绿的海洋,美丽一个世界。
老师,你有激情吗?
江 强:
爱比激情更重要
一个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课堂充满激情是很必要的,但我认为,相比之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对教育执著的爱,对学生真诚的爱才是更重要的。
对教育如果只是有激情,那么他可能会在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和单调中失去兴趣和激情;他可能会在面对经常性的评优和晋级的不公平以后想换个单位;他可能会在自己付出太多而收入却总是太少面前心理失衡……但如果他挚爱着教育,他会对名誉和利益淡然处之,就算有时爱得有些苦涩,他也会觉得正是教育,才使得他的一生过得更精彩、更充实和更有意义。
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只是有激情,犹如对学生只有疾风骤雨和三伏骄阳式的爱,在“铁”总还是不能成“钢”的时候,爱之急就会恨之切,从而失去教育者应有的耐心。而对学生真诚的爱,会使他对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和期待,这种爱如和风细雨,如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最适宜禾苗的成长。
对课堂如果只是有激情,那么他可能只是陶醉于自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虽然他可能感染许多学生,诱发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但课堂也许就成了教师个人的表演,从而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存在,忽略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手段,而“学”才是真正的目的。在理科学科上,教师充满激情而滔滔不绝地“表演”完以后,许多学生都感觉到老师“讲得太好了”,崇拜和佩服之后,轮到自己独立做作业却总是不会。真诚地爱着学生的教师,他会细心地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是“听懂了”,还是“会做了”,这样他的每一节课不一定都有激情,但却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体现了面向全体的人文关怀。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教育来说,爱才具有金石为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爱才是永恒的主题。
周仁满:
优秀教师——激情与爱缺一不可
如果把优秀教师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激情一定是优秀教师的根,爱一定是优秀教师的茎。
从人的情感方向来看。对待任何人或事物,首先应该是喜欢。因为喜欢,才会对喜欢的对象产生激情,有了激情后才会去爱。只有爱上了,才会去勾画自己的宏伟蓝图,从而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人的成长角度来分析。当我们拥有激情时,我们就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就会积极地面对生活,积极地面对艰难曲折的困境。在家长及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与实践探索,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显而易见,人生观的正确与否及什么样的理想都在受外界环境的制约,人生理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激情是爱与理想的根源,就像一棵树,只有有硕根才会有粗壮的树杆和茂盛的叶子,根深叶茂——源自大自然的真理!
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茎是起运输作用的。它是制约着一棵树成长的瓶颈,没有粗壮的茎,就传输不了营养成份,根也就会萎缩,何来的参天大树?同理,没有爱心的教师也成不了优秀教师。因为只有我们挚爱着教育,才会对社会现实中的名誉和利益淡然处之。就算有太多的苦涩,我们也会因为爱的存在而觉得一生过得精彩、充实和有意义。因为有爱心,才会有耐心,才会细心地去关心“恨铁不成钢”的学生。
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根和茎是一样重要的。那么优秀教师的激情与爱也一样不能缺!因为有激情,所以他可以感染学生,诱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为有爱,所以会肯定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肯定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手段,而“学”才是真正的目的。他会细心地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是“听懂了”,还是“会做了”,体现出面向全体的人文关怀。
根与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相互制约!优秀教师的激情与爱也是一样!没有茎就无所谓大树,没有根成就不了大树,参天大树缺少不了硕根与粗茎。同样,没有激情的教师感染不了学生,缺少爱的教师不会以学生为主体,所以优秀教师激情与爱缺一不可!
周国安:
用理想点燃激情
教育当然需要激情,但激情是一时的,它像火,可以熊熊燃烧,也很容易熄灭。回想我们大多数人,初登讲台时不都拥有激情?渴望干得出色,让领导、同事赞许,被学生崇拜。但后来呢,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者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便感觉倦了、累了,激情于是淡了、熄了,我们停下奋斗的脚步,于是认命:自己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
反观那些教育家,那些真正优秀的教师,他们也曾遭遇挫折,也曾面临诱惑,但激情永葆,脚步不歇,关键是有理想的支撑。“要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执著的信念,“改造一百万个乡村”是陶行知的痴心与执著,“为现代化中国培养21世纪的公民!”是李镇西的教育理想。如果说激情是火,理想便是火种,它能点燃激情,并使激情永恒。
叶慧君:
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激情是种中性的东西,被用在正道上,它就会成为人人推崇的激情,成为创大业图大志的有益因素之一;如果被用在歪门邪道上,那它就会成为反社会的东西,希特勒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实际上,目前社会上那些很贪婪的人一定都是很有激情的人,只可惜他们的激情用错了地方。
笔者认为,理想才是优秀教师最为重要的一个必备因素。其一、理想都是正面的,都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其二、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一定是充满激情的。因此,说激情是优秀教师最为重要的条件,甚至说什么“激情:良师与庸师在此分道扬镳”或者“激情为优秀教师保驾护航”是极为片面和肤浅的,倒置了理想和激情的本末关系,显然不够妥当。只有理想下的激情才能持久永恒!缺乏理想的激情注定稍纵即逝。
陈 胜:
优秀教师是怎样炼成的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在平凡岗位上的无名士卒如何才能成长为伟大事业的脊梁呢?
无论是就“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而言,还是从“六年磨一剑”创55%上北大、清华奇迹的孙维刚老师来看,亦或一生从教、有着“霞光永存”伟大感召力量的斯霞老师,他们无一不心怀天下、心系教育、心“忧”学生。这是一种道德修养、一种高尚情操,当然也就成就了伟大之于平庸的不同凡响。
同时,从教学意义上说,只有“一桶水”的老师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老师必须是“长流水”,做到永不枯竭、永远鲜活。“源远”方可“流长”,这就给老师提出了要求,在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提升综合素质。不说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但至少应该在教师口才、微机操作、交际协作、教学科研等方面挖掘自身潜能。这样才能既保证我们的“茶壶”里面有“饺子”,同时我们又能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把它倒出来。
所以,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过硬的专业知识+出色的综合能力。
芦 苇:
激情是优秀教师的基本特色
拥有激情的教师不一定是优秀教师,但优秀教师一定拥有激情。优秀教师的激情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他们不像普通教师那样把自己的职业仅仅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当成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这种激情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而是蕴藏于心的坚定信念。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勇于改革,敢为人先;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敬业爱岗,献身教育;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不甘落后,拼搏争先;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视生如子,爱教如命;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固守清贫,不羡奢华;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他们才不记得失,甘于奉献。所以说,激情是优秀教师的基本特色。
冯贻联:
优秀教师更需要冷静的修养
读《激情:良师与庸师在此分道扬镳》,我的第一印象是,写这篇大作的老兄“激情”燃烧得太过度,不仅将其与“师德”“知识”等根本不是一个范畴的东西混为一谈,甚至还因此否定二者,未免过于夸大了“激情”的能量。笔者认为,“激情”首先应是“学习”与“师德”修养的动力,而不是二者的对立面。同样,如果说“激情”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那么,个人的品德修养(“师德”)则是“激情”产生的源泉,因“激情”否定“师德”是非常荒唐的事情;没有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激情”是没有多大价值的,甚至还会好心办坏事——谁能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里面没有“激情”?再者,回头看看我们教育界名副其实的“良师”,哪一个靠得仅仅是“激情”?或者说,谁见过仅仅凭“激情”诞生的“良师”?
我们从事的是一门科学事业,我们需要“激情”的支持,更需要冷静的修养——“师德”的,“知识”的——以切实提高我们“激情”的品质。这是我们现实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我们民族未来的急切呼唤!
丁德兴:
爱心、信心和责任心
优秀教师的素质,尽管包括内容很多当然包括激情,且都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数“爱心、信心和责任心”。
本人很赞同这样一个观点: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优秀的根本因素都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
教师行业也是如此,从教学基本功和驾驭课堂能力来看,课上得很精彩的教师一定不是少数,可是成为优秀者却寥寥无几。这就是说具有成为优秀教师潜质的教师大有人在,然而,最终没有成为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心、信心和责任心”的缺乏。
“爱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爱学生,只有爱学生,才能奉献。在教育界还普遍存在平均主义分配原则的情况下,爱生就显得更为重要。爱生者能时刻反省自己,能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或遗憾,会在“内疚”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终成一名永不知足的优秀者。另一方面是爱自己的职业,这也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人假如并不爱自己从事的职业,那么敬业就无从谈起,要成为优秀者更是可望不可及之事,甚至连成为优秀者的念头都不会产生。
“信心”也是成为一个优秀者最重要因素之一。没有信心,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动力绝无成为优秀者的可能,执着的基础就是信心。一个优秀者必定对自己的追求充满信心,有信心后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高效,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而登巅。
“责任心”就像一把尺子,时时“度量”着一个人的“爱心和信心”,爱的度、爱的方式等都由“责任心”调控;“责任心”就像汽车的方向盘,它引领着一个人的前进方向;“责任心”就是指挥部,它控制着一个人的所有言行。正因为有了“责任心”,激情才不会发展成疯狂,才不会偏激,更不会顽固,是责任心保护着激情的健康。
笔者认为,“责任心”是优秀教师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只有有了强烈责任心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教师。
王维森:
教师需要持久的激情
教育需要激情。开始自以为自己不缺少激情,以为激情不是教育独需的东西。刚才,一个学生告诉我自己讲课似不如以前,最后我明白她的意思是我不像以前那么有激情。是的,我也许确实少了激情。一位教师面对同一班学生至少一年,多则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时间长了难免丧失新鲜感丧失激情。
的确,有激情不容易,需要各方面的条件,保持激情更不容易。谁能一辈子保持对某项事业的激情,谁就能在这项事业中较为成功,谁也就找到了自己幸福所在的位置。
本期对话小档案
首席发言人
邱子然:广东省碧桂园学校国际部
王维森:山东省潍坊高密补习学校
江 强:四川省西昌一中
周仁满:湖南省隆回职业中专
周国安:江苏省江都市洋浦中学
叶慧君:浙江省义乌市苏镇中
陈 胜:四川省射洪柳树中学
丁德兴:浙江省义乌外国语学校
冯贻联:山东省邹城市太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