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阵地,学科建设又是发展高新技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依托。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抓好重点学科的建设。重点学科的数量与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抓好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上质量、上水平有着特别紧迫的意义,也是实施“211工程”,迎接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了加快重点学科建设步伐,使重点学科尽快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结合我省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几点看法。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截止本世纪末,要积极而有步骤地建设40个省重点学科(含重点实验室),力争有2至5个重点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通过建设,使这些重点学科担负起提高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任务,能够自主地持续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国家和地方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能够接受高等学校及其他方面的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或深造,逐步建成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开放型、示范型的教学、科研先进基地;能够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工作条件等方面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到本世纪末,高校博士点力争发展到8至10个。
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式发展,逐步审定增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有关高校可在本校硕士点中选定若干校级重点学科,积极加以扶植,为使其进入省重点学科行列创造条件。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重点建设的学科点要围绕上述任务,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我省与本校的实际条件,下定决心,排除困难,千方百计,持之以恒地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 制定好学科规划,不断拓展研究领域。要经过深 入调查研究,摸清学科前沿状况,兼顾近期与远期,选准 本学科点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 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努力形成与发展 各自的特色的优势,使其在同类学科中处于独此一家的 领先地位。有关高校的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 点,都要尽快修订“九五”建设实施规划和当年的年度工 作计划。学科建设规划最好请国内有关专家审定。
- 抓好学科梯队建设。要特别重视后续学术带头人 的培养造就和梯队结构,整体素质的改善以及思想作 风、工作作风的建设。要从55岁以下的优秀学术骨干中 选拔学科带头人,积极扶植40岁左右的学术骨干。要打 破系际、校际界限,把相邻和相关学科点上的学术骨干, 通过采取多种“介入”的方式,及时吸收到本学科上来开 展合作研究,从而形成一个以本学科力量为主,其他学 科积极配合、协同攻关的有机整体或科研实体,成为一 个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团结合作, 富有活力和创新开拓精神的新的学科梯队。为此,必须 采取非常的行政措施和政策倾斜,该淘汰的淘汰,该调 整的调整,该调入的调入,该破格提拔的破格提拔,不必 固守定编定岗的限制,一切服从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
- 抓好教学、科研条件的基本建设和重点技术装备 建设。要根据本学科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实际需要以及 财力、物力可能,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及工作条件基础 上,提出实验室建设或改造计划,并将基本设施建设纳 入学校事业总体发展规划中,要注意引进先进的技术手 段,使工作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精密贵重仪器和重大技 术设备的进口或购置,要经过使用能力和效益的论证 后,方可纳入学科建设范围。不能搞“大而全”或小而全。 学校要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注重实效。提倡跨学科、跨 学校联合建设,实行共建、共管、共用。要抓紧配备一支 结构、层次合理,优化组合的技术人员、辅助人员以及管 理人员的实验队伍。要注意给文科重点学科点配备必要 的辅助人员、图书资料和技术装备,使其摆脱繁杂的事 务和落后的手工操作。
- 抓好文献情报中心的建设。可采取由学科点提出 建设计划,所在学校审定的办法进行。少数需要主管部 门投资,跨学校统筹规划布局的文献情报中心,采取由 本学科点所在学校牵头,与有关学校协商后申报,省教 委会同有关方面论证审定后实施。在新的文献情报中心 建成之前,现有图书馆、资料室要采取得力措施,为重 点学科建设提供专项服务。
三、重点建设学科点的遴选原则和审批程序
签于我省高校的实际情况,省重点建设学科点原则上从符合条件的博士点和符合博士点基本要求的硕士点中限额申报、择优选定。对以某一个博士点或博士为主,几个相关的博士点或硕士点联合申报的学科点,若该学科点已基本形成一个联合的科研实体,且有落实的措施者,在选定时应优先考虑。重点建设学科的基本条件是:(1)学科发展方向意义重大,至少在一个研究领域或一个研究方向上,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2)有较
高学术成就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术梯队。至少有三名正教授和两名副教授,平均年龄不超过55岁;(3)教学、科研水平处予国内先进地位,至少承担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已获国家级奖励或多项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4)本学科点的相邻和相关学科较强,至少要有一个硕士点或已具备硕士点基本要求;(5)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基础。
重点建设学科的审批程序应是:有关高校可按上述原则和要求,将填写好的《山西省教委重点学科、专业评审书》、《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论证报告》和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录像材料(15分钟),以及有关附件一式五份,按规定时间报省教委高教处。《重点学科点建设发展规划论证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2)学术队伍;(3)人才培养规划;(4)科学研究;(5)条件建设和学术交流;(6)本学科点目前自我发展能力和预期目标。与高教处会商后,由省教委组织国内同行专家进行评审。省教委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初审意见,报请省政府批准公布。有关高校应及时与省教委签订《山西省教委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以作为正式立项的依据。目标责任书主要内容包括:(1)建设目标(科研主攻方向和梯队组织形式);(2)分年度实施计划(当年主要任务、具体项目的内容与要求,阶段成果,经费使用计划,负责人);(3)具体措施。
四、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保障
重点学科点的建设,经费投入是硬指标,省教委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重点学科的建设,切实贯彻“重点学科重点建”的方针,把有限的财力集中使用到重点学科建设上去。重点学科建设应采取省校投资为主,并争取多渠道支持,共同扶持的办法。要设立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不挤占正常教育事业经费,以加速重点学科建设。一个重点学科按3—5年初步建成,年均经费投入不少于40万元。重点学科点的经常性费用和一般性建设费用,在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事业费或其他费用中优先予以安排,要把省校2∶1的配套部分真正落到实处;重点学科点的重点建设项目费和科学研究费由省教委有关部门一次性解决或分期分批解决。各重点学科点也要积极承担有偿、有奖的科学研究任务,以增强自身活力。
五、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与检查
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实行省教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省教委负责对重点学科点实行归口管理,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具体工作由高教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制订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2)负责工作目标的论证、组织专家评审和经常性的评估检查。重点建设学科点的具体建设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在学校负责。承担的科研项目按科研有关规定和办法进行管理。仪器设备的购置按有关办法进行管理。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起点很高的工作,学校应有一位(院)长以主要精力主持此事,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系(所)主要负责人具体实施。各校级领导要及时掌握重点学科点建设的进展动态,深入校、系及学科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积促进重点学科点建设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要加强重点学科点建设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岗位责任制度和评估验收制度。检查、评估的重点是重点学科建设及其教学、科研工作,以《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为准,全省二年一次评估,一年一次检查。经常性检查由学校负责。岗位责任制的检查由系部负责。省教委亦可以适当方式进行个别抽查。对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做出较大贡献者,省教委要给予表彰奖励,并继续给予优先支持;对工作进展不大或较差者,要及时给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