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部属医学院校被瓜分得差不多了,从2000年起,大合并差不多三四年了,在前不久北大召开的医学教育一次高校峰会上,各校专家下来以后讨论,都有这个共识,即合校后,对医学教育的冲击较大,加上近年高校扩招,病人法律意识增强等原因,医学教育的质量都在下滑,不是一两个学校的问题。这些原因包括外行领导内行、新校区的建设、医学学风受影响等等,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各自学校的情况和原因吧。
--------------------------------------------------------------------------------
我先说华西吧,一想起来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在96、7年的时候,四川还盛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老师家长教育孩子,不好好学嘛,二天只有去读川大!川大当时的学风教风就是那样。华西固然自身问题也不少,但是至少是个读书治学的优美地方。但是突然间就合了,本人是第一届拿四川大学毕业证的毕业生,MD,只怪当时的几个校领导无能,窝里斗,败家子,90周年校庆全球的校友都回来了,无不痛心疾首啊,因为校庆也是葬礼,校庆一完马上合校,可是几个领导合不合校都有官位坐啊。只是植物园那块地被卖校贼们卖给开发商修成了华西美庐,就像是华西的墓碑一样矗立在人民南路.......
可怜我最敬重的曹钟梁老先生,解放前的校长,一生为华西呕心沥血,到了90多岁还要看见自己热爱的土地改名易帜.....
合校后,校方修葺了宿舍,增加了学生补贴,校内公用电话也增添了不少.....有的学生见了好处,似乎也渐渐淡忘了辱母之痛。
言规正传,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1。深度融合抹煞了华西百年的传统。在学校学医,不仅是记忆医学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但是合校后,一切正式的场合都不见了华西二字,特别是有的原华西领导,忌讳此二字,仿佛有辱四川大学的领导身份。原来华西的最高教学金詹振声爱国爱校奖学金停止颁发了,毛英才的故事也没有人传颂了,原来华西坝上朝气蓬勃的“219”系列文化活动也偃旗息鼓了,整个华西校区冷清凄凉,连荷花池的荷花也从此破败了......
2.外行领导内行。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它不单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面对的是珍贵的生命,它的教育过程特点分明,而合校后,全校实行学分制,MD,刚进校的学生知道怎么选课吗,知道那些课该学那些不该学吗,解剖学难,那就不学了吧,对内科感兴趣,那就大二时就选上吧,况且医学课程周学时平均都是30以上,专业课学完以后,有余力学习其他课程的寥寥无几。可是学校不这么认为,应该深度融合,全校一致,医学院抵抗了三年,终于在2003级全面实行学分制,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原来的管理体制,只不过学生非要上网去选课,教学管理人员增加了繁重而无意义的管理头绪。合校后,所有的行政单位都搬去了川大,各部门只留下一个人在华西办公楼张罗着办公点,看看报纸。北医合校后仍然保留医学部,中山也是,都保留着高度独立的医学教学管理体系,而华西不,号称是什么华西医学中心,名存实亡,老师学生屁大的事情都要跑去川大求那些老爷。而所谓的中心主任饱某人,呵呵,不说也罢,居然还好意思继续应聘副校长,小心把川大也给败了。
3.新校区。这一届领导的最大政绩就是张罗了一个新校区,远在双流,坐车30-50分钟不等,全部新生都得过去,没有例外,号称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学科互补。四五年制的医学生待1年半,七年制待两年,课程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多了一门全校必须上的中华文化,就是一些教授轮流来唱唱折子戏。可怜医学生啊,大一大二是最需要在医学的独特环境中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就合着川大的学生们,新校区环境好啊,寝室上网,到处都有美景可以谈恋爱,自习也不上了,考试补考一大堆,想当年我们大一大二的时候,那真是每天上自习没商量啊,医学课程太多太紧了,在新校区的环境下宽松惯了,以后如何适应啊。所以毕业生质量一届不如一届,这是有道理的。
写写就气,听听各位的意见吧。
--------------------------------------------------------------------------------
华西并入川大的事情一直争论不休,绝大多数耿耿于怀,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华西本校的学生,而川大的学生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在当时的情形下华西并入川大是大势所趋,有利无弊,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大家想想如果当时华西不合并的后果吧
1)自从卫生部不管华西后,华西上下曾经一片恐慌,当时俩条路:如果不合并的话,教育部再不管的话,最后被划为四川省当地管理了,成了一般的省属院校,就这一点其知名度就打了一大折,四川有钱大把的投入华西吗,没有!没有法子和上海政府对上二医那样大把大把的投钱,才有上二医的今天,似乎有超过上医的势头,所以经济是也是大学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如果华西归了地方,经费来源就是最大的问题,没有经费能够留的住人才吗,其优秀的生援能够保证吗?就算留个华西的大名有何用!没有发展这个招牌能够保持多久啊
2)合并后的华西至少保留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经费来源不仅可以从当地政府,而且教育部每年也有投咨,而且国家的投入也比划入当地强的多,在我看来发展势头也不错,今年进入十强,在医学的排名也和原来差不多啊,其弊端体现在何处啊?
--------------------------------------------------------------------------------
我想这个话题让学医的来讨论,多半都是倒苦水。看了iana师兄的帖子,更让我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几年考进华西,好多接受一些老华西氛围的熏陶。华西的最高教学金詹振声爱国爱校奖学金停止颁发了,毛英才的故事也没有人传颂了,原来华西坝上朝气蓬勃的“219”系列文化活动也偃旗息鼓了。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就像传说一样了。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吧:
我是合校后的第一届新生,还是有一点代表性。入校之初,直接是和96级的师兄们接触(因为连续几年没有在我们那地方招生),当时他们已经研一了,了解的东西要多一些。记忆最深的是:早在合并前几年,川大就找过华西,可是华西校领导不干,后来迫不得已,反过来去求人家的时候,就已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这样的一段不愉快的历史必然导致双方的关系变得很微妙。合校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和川大除了在校名上有联系以外,好像其他方面和两个学校没有差别,所谓的发挥合校优势并没有在我们学生身上得到什么具体体现,反而要找一些学校行政部门的时候,常常两个校区来回跑。刚入学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因为两件事而对合校有一种抵抗:一是增加了半期考试,美其名曰督促大家学习,实际上就是增加负担;二是将上午改为五节课,课间休息5分钟,让大家从8点一直上到12点15,简直是摧残。作为合校后的第一批新生,既没有感受到过去优良学风,又没有感受到合校后的优势所在,是有一点遗憾。
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
1.是心理上的,华西与川大合并前的地位不一样,导致合并总被大家认为是一种委身下嫁,很不情愿,合并以后凡事都有一种抵触的心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合并前没有充分的考虑合并后会出现的诸多不利以及怎样处理,导致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堕落就堕落,只要自己不堕落就可以了,整体的荣誉感不强烈;
3.合并后没有专门成立一个围绕着医学院的管理机构,导致医学院这边各学院之间联系不紧密,我想这也是华西这几年的排名一降再降的原因,的确让人很痛心。
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一些个人意见,可能具有一些特殊性,愿意和大家共同提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正!
--------------------------------------------------------------------------------
是啊,若不是钱的问题也不会忍痛合并了,但是有了钱教学质量就一定上得去吗,我是说人心的浮动与涣散,华西坝变成了没有了根的浮萍,有多少老师和学生是真正想努力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的呢,大家不过是看着走着无奈着,有些无可奈何,原来的五个学院也各自为政了比起原来九个院系和睦融融的时候那是触景悲凉哈,
合并川大后在师生待遇生活条件上确实有所改善,但教学质量,你从临床的教学反馈中确实可以发现,学生的自觉性,努力程度,奉献精神等等,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关键是,大学精神的丧失——这还不是悲哀吗,这不是弊端吗。
合并无可厚非,但是若未在课程和教学理念上改革,或者甚至相互影响,那就是失败,至于结果,等个十年再看吧
至于兄台提到的医学的排名,若不是华西还有个石应康,呵呵,换一个张什么李什么的话,你瞧瞧呢
--------------------------------------------------------------------------------
另外对了,华西合校以后有个天大的笑话,那就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基础医学院不和临床医学院合并,居然和法医学院合并,叫基础与法医学院,而且法医的领导大权独揽,真是古今中外闻所未闻啊,试想,若是基础学科不强,临床医学何来发展啊,况且,“基础”、“临床”之分本身就是错误的,欧美只有“医学院”,这样分院,给医学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亚于合校啊。看今日华西基础医学人才凋敝,能人辈出(国),留校两年的本科生也可以上大课了,曹钟梁老先生每每提及此事都是破口大骂呀,90多岁了,他图什么啊,华西的子孙们不争气啊。
--------------------------------------------------------------------------------
我是不赞成合校的. TMD瞎折腾一番, 不过是为了几个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 现在的钱是通过所谓的北大, 复旦,川大发到医学院手里, 难到国家直接给医学院不行吗? 非要在中间转一道? 这就是***!!
不要怕, 一个学校的传统不是那么容易丢的. 风水是转着来的. 历史上分分合合的事多了. 华西在解放前也有过分和嘛. 过些年, 搞得好就合; 搞不好还可以分.
中国的医学院大多已经过60年以上的独立发展. 分时水到渠成. 自愿原则为上.
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 看着吧. 我估计, 上医, 华西, 中山医, 北医都有独立的可能. 不过, 北医可能性稍少, 因为她现在本就还是独立的. 连简称都没改.
不要象合校时那样, 看到北医一合, 大家就顶不住了(TMD, 当时北医带了个糟头. 我估计, 当时要是北医就那么翘着, 上医也会翘着,华西也不会合了).
分, 应该从华西, 上医开始. 由我们年轻一代, 来开创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再一次百花齐放的新局面!1!
--------------------------------------------------------------------------------
不知医学院被合并之后,对医学的长远发展影响如何...至少我现在还看不出来哈,或许由于自主性的丧失而失去活力、也可能因为综合学科的优势而发展得更好~~确实不晓得该怎么去分析,哪位战友帮忙说一说
另外,俗话说饥不择食,当一个学校的“温饱”出现了问题,任何举动都是有可能做出来的...都没饭吃了还谈何思想,所以要怪也只能怪.....国家不给钱....咳.
这个帖子都快成华西的专帖了^_^......很不巧我也是华西的哈..=^_^=..,虽然有点不好意思再继续讨论华西和川大的事,但还是忍不住想说一说:这么多人对合校不满,根本原因在于川大差北大、复旦太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帖子没有北医和上医的战友回帖哈~~~
--------------------------------------------------------------------------------
但是不知道北大复旦合并了医学院以后真正的医学院带来什么,北医是相当独立的,学生的管理、教务都是辛兵一人统管完了,复旦不知道对医学院有没有什么制约发展的东西,反正川大是把医学院吃干麻净了的,啥子都管,反正乱管,反正管烂了是炸的华西的牌子,哎呀,想到都气,看换了副校长好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