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3时30分,一辆囚车开进了四川大学,停在该校文科大楼前。3时40分,在法警的押解下,这名涉嫌经济犯罪的男子走进了文科大楼448教室,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硕士论文答辩。
现场:特殊答辩教授吃惊
下午4时,当法警押解戴着手铐的学生肖某走进答辩室时,5名教授惊讶地差点站了起来,他们这时才知道参加论文答辩的竟是一名特殊的学生。
取下手铐后,肖某向考官一一鞠躬致敬,两名法警站立在一旁守候。答辩正式开始,448室大门紧闭,3名法警守候在门外,警惕地注视着走廊的动静,4名法官也等候在一旁。
结果:答辩结束掌声响起
5时5分,肖某的论文答辩获得通过,室内响起一片热烈掌声。稍后,肖某走出答辩室,用纸掩面。教授们向他匆匆握手祝贺后,肖某随即被法警戴上手铐带离答辩现场。
缘起:在职研究生涉嫌贪污
成都市双流县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柯嘉庆介绍,犯罪嫌疑人肖某,30多岁,系某高校法学院法律专业在职研究生。案发时,肖某是民航某下属企业的职员兼律师,因涉嫌贪污等经济犯罪被起诉。预计在本月中旬开庭审理。
柯嘉庆称,上周,法院接到该高校法学院申请,让正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肖某参加论文答辩。经研究,法院决定破例特事特办。
意义:体现法制社会人文关怀
论文答辩组成员吕教授称,法院的特事特办,充分体现了法制社会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文关怀,是法制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本报综合消息
新闻链接
是否授学位还需讨论
评委吕教授说,按照宪法规定,其受教育的权利并没有被剥夺,对方仍然享有获得学位的权利。但是,肖某“论文答辩基本通过”并不代表其能够获得学位。是否获得学位,接下来还要经过学位委员会的讨论,也将按照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