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教育评论

高校学生对“评估”的爱恨情节

www.gmw.cn 发表于: 2005-10-26 00:00 点击: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各地很多高校,都在为今年即将开始的“高校评估”,进行着最后的冲刺。记者最近调查发现,“高校评估”卷起“造假”“贿赂”漩涡,不少学校加强评估前的“公关”,肆意浪费,评估俨然是一场可怕的“烧钱游戏”。(新华网10月8日)

  其实,这样的新闻在我看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就

过时了,成了历史的沉渣,这样的现象我去年末今年初就知道了,已经见怪不怪了。新闻报道中的很多“问题”在高校中确实普遍存在,而且笔者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造假活动”。比如一些作业、考试平时做的并不规范,为了迎接上级的“迎评”,又重新进行了大规模的“造假”,据学校一些老师讲,一些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根本不合格,但学生却已经毕业了,而假如就这样的话,肯定是要出问题,影响评估的质量,于是,学校就向各学院老师分配任务,由老师亲自“操刀”学生的论文倒成了老师们的“劳动成果”。

  为了,迎接评估,学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把评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生、老师可以不上课但却不能忽视“迎评”工作,为了这形式主义极重的“评估”,高校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因为迎评,我们的宿舍楼墙面突然多出了几幅世界名画与名人警句;因为评估,校园的林荫小道变宽、变好了,而且有时要无端地把好好的道路挖一番,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填整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同样因为评估校园的花草树木简直来“忽如一夜春分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神速,而且现在秋天都已经到了,却还在大规模地植树,这树植给谁看的呢,显然我们是“因评估而得富”,要不是这“评估”,我们的校园还真的没有现在这么美丽与迷人。

  对这样的形式主义的“造假”活动,作为学生的我们既爱又恨,十分矛盾。恨是因为,这样的形式主义打搅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学校投入巨资搞“形象工程”,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花的可是父母辛苦劳作给予我们的“血汗钱”,为了这几天的检查就动用如此巨大的资金,怎么叫我们不伤心?而对其爱却也是很实在的事情,据说如果能评上“优”,国家以后就会加大对学校的投资扶持,学校的声誉也会因此明显提升,学校的名声提高,多少会给我们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好处,这又叫我们又对其抱有一定的希望。

  这样的“造假”,苦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学生,更是整个中国教育,但作为学生的我们又能怎样呢?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