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与某高校一位在读研究生聊天,他说他进校快一年半了,只见过一次导师的面,还是在去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另一位研究生,也只见过其导师一面,是在导师给全系学生作报告的时候。由于自己坐在后排,至今连导师的模样都记不清了。
类似的状况如今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并不少见。在他们的心目中,本应可亲可敬的导师的模样现在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走了样。一些导师不再像导师。有的像一则手机短信中所说的,“摇唇鼓舌,招摇撞骗,变得像商人”,甚至开了自己的公司兼职经商,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有的迫于职称和学术压力,忙于著书立说,炮制论文和书籍,不给学生授课,正所谓“教授不教”。有的像“华威先生”,成了社会活动家,社会事务安排得忙不过来。有的忙着去当官从政,更是无暇顾及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
10年前,《读书》杂志曾发表《清华园里可读书?》一文,在当时反响很大。作者由“当今中国,当大官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种机遇,而下海发财却是可以公开追求、主动接近的目标”的普遍现象,忧心学术界热心经商和从政的浮躁风气,现在看,这种风气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是愈演愈烈了。此种风气和心态之下,又如何能指望大学里出大师、出名家、出高徒?
导师变样,一方面与连续多年研究生扩招后师资力量缺乏有关。某导师三年带了27名研究生,单上课就已是疲于应付,哪还有精力指导课程论文?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缺乏责任心有关,一些导师培养研究生像放羊,听之任之,极不负责。
我认识的一位博士生导师,坚持每年最多只带两名博士生,即使这样,她说已经够忙的了。她认真指导和修改学生论文,定期与学生讨论读书心得,力求让每位研究生都能接受规范、严谨的学术训练。在当今校园里,多一些这样负责任的导师,我们的莘莘学子就多一些幸运,在知识的殿堂里就多一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