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教育评论

牛头:改个名,“煤炭”变“科技”

羊城晚报 发表于: 2006-05-09 00:00 点击:


  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放假的这几天,不少高三的学生和家长们开始研究如何填报志愿。最近,网上“应时”地出现了一个帖子———一位名为“惊堂木”的网友号召全国

  网友共著《中国大学改名全集》,整理出的初稿,足以将中国的孩子们和家长们训练成为真正的“中国大学名称百事通”。 
 

  “大全”正在被网友们不断更新,大学改名的成功、失败、糊涂也被列了一笔账……

  学生家长挺受用

  “惊堂木”一“拍案”,便分门别类地列出了全国各地大小近百所院校的改名实录,并配上了嬉笑怒骂的评点;网友们陆续更新,还找出不少“风传”将要改名的大学。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孩子就怕入错校。”高三学生的家长张女士在研究透彻这份“大全”后,自称“心惊肉跳”。但她同时表示,这本大全挺管用!

  “管用”的最重要一点是能“验明原身”。

  “改名换姓了,都不知道学校在哪里”!这份名录还为张女士画了一份院校的全国地图,“比如我从‘大全’里知道,湖南科技大学前身是原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就能知道学校在湘潭”。

  “管用”之三是能“匡正视听”,“改名集”列出了容易混淆的大学校名,比如“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师范学院”,仅一字之差,但前者是重点本科,后者是普通本科。

  冷门院校纷改名

  有好事者还“总结”了大学改名的规律———如果是专科学校一定要改名为学院;如果是商学院,那就一定要改为工商大学;如果是外国语学院,那一定要变成外国语大学;还有科技大学、理工大学、交通大学……包括矿冶、地质、气象、农林、石油、煤炭、纺织等都是冷门的,都要改!

  据“惊堂木”的研究,以前纺织风光的时候,全国纺织院校及有纺织系科的学校有二十几所,如今没有一所独立的“纺织学院”、“纺织大学”了。

  研究“大全”可以发现,更名的确实大部分是“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仕忠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改名其实寄托了教育者的良好愿望,从心理上和客观上应当予以理解,一个有利的名字意味着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

  在社会学者李继鸿看来,大学改名的原因很复杂,有些是因为合并改名的,有些是因为升格改名的。但在我国,大学改名原因背后,更多的是利益的博弈,名字漂亮了、等级上去了,科研经费就有可能以倍数增长了。

  提高质量乃正途

  翻开网友们的评论,记者发现,网上对大学改名的支持率一直不高。一位网友说,改名字对大学来说也许并不全是一件好事,会使高考学子茫然中不知相信谁。网友认为,以前的名字也是一种资产,因为名字不代表全部!

  是时代变了。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仕忠教授认为,铁路、煤炭、纺织和一些农业大学是在特定年代为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而建立,如今国情、环境、需要均发生变化,改名与院校扩张都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看待改名,何妨坦然视之?李继鸿说,考虑到我国大学的历史都不长,对大学改名的现象不妨持宽容态度,也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提高科研和教育质量上才是正途。

  部分改名高校(后为现名)

  淮南煤炭学校→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

  海淀走读大学→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