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学院为白血病学生捐款,有教育专家认为并非长久之计———高校能否建立重症救助体系
本报讯记者 康建,通讯员 黄炳雄、张淑娟,实习生 张斯华 报道:贫困大学生不幸身患重病,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一筹莫展。昨日下午,广州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举行募捐活动,为该校不幸身患白血病的蔡惠龙同学捐款,目前已经超过10万元。但学校老师同时表示,捐款只能解一时之急,建立完善的健康保险制度才是救助重病大学生的长久之策。
就读于仲恺农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农学052班的蔡惠龙同学,今年4月被诊断出急性淋巴型白血病,并进入病变期。医生估计,整个治疗过程至少需要30万元。对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的蔡惠龙而言,这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让他可以及时得到治疗,学校开展筹款活动,并在获悉病情的第二天,就将第一笔善款送到了蔡惠龙的父母手中。
“但这些都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仲恺农学院学生处负责学生医疗保险工作的柯锦泉表示,之前学校也有过类似的案例,学生患重病的时候学校都举行了捐款,但是最后医疗费用的缺口仍然很大。
有教育专家则表示,捐款活动的确可以彰显师生、社会的爱心,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原因之一在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有很多,太多为他人捐款的活动会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吃不消;在高校建立一个面向大学生的重症救助体系,才是解决重病学生的长远之策。虽然蔡惠龙同学在入学时参加了学生医疗保险,但由于保险病种并不包括白血病这类重病,即使学校尽力为其争取,最多也只能从保险公司拿到3万元左右的赔款。专家建议,政府应投入一定资金,建立学生重症救助基金,以防范此类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