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日报》报道,由于往届大学毕业生偿还银行助学贷款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约问题,从这个学期开始,广东省有关银行已经暂停了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申请和发放,那些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贫困生们再次感受到了巨大的无奈、焦虑和尴尬。
很显然,银行暂停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发放,有迫不得已的因素,是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但问题在于,违约赖帐不还等不诚信行为发生在往届大学生身上,他们种下的“苦果”为何要让下届的贫困学生品尝?银行的矛头指错了人、板子打错了人。银行没有办法惩罚往届失信的大学毕业生,就将过错责任转嫁给在读大学生,这对于在校贫困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况且,银行采取这种方式,并无助于以往不良助学贷款问题的解决。
问题还在于,往届不守诚信的大学生,他们没有为自己的不诚信行为付出代价。虽然说,部分毕业生逾期不还贷,严重破坏了自己的诚信记录,但是在缺乏相关约束与处罚机制的情况下,个人诚信记录又价值几何?这说明,信用体系的建设,不能仅靠诚信、道德来支撑,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提高失信成本。只有让不讲诚信的人真正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社会诚信、个人诚信才能真正得以普遍确立。
另外,银行方面还是应当尽社会义务,国家应该在救助贫困生方面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可以考虑对商业银行的不良助学贷款实行补偿,或者由政府出面为贫困生贷款提供担保。一旦出现大学生失信欠贷行为,损失主要由政府来承担,追讨欠贷的工作由政府来做,也就是由政府来承担助学贷款的偿还风险。无论如何,大量在校贫困生急需救助,银行助学贷款不能说停就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