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天地 > 正文
学生天地

培养医学生的自律性

丁香园 发表于: 2004-10-06 00:00 点击: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大大提高。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也要求医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如何将医学生努力培养成具有高度自律性,医德高尚、知识广博、具有进取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医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精尖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责任。
    培养医学生的自律性是医务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培养人才首先是人的培养,只有能自律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才能遵纪守法严以律己,才能成功。一个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人最终是不能成功的。医学生的道德自律既是职业操守的必需,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自律不是自发、自生、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能自律才能积极进取, 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只有能自律的医学生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个人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解放思想深入研究。
1、  现在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自律性方面出现的问题
(1)医德教育淡漠
    现在几乎所有医学院校进行评估教学及评选优秀医学生时,总是以学生的医学课程考试成绩为依据,这样误导学生,使得他们认为只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将来就能成为一名好的医生,他们从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只是高分的医学生而不是高素质的医学生,最终导致学生素质失衡。同时,现在的医学生受社会一些人低水平道德行为和意识的影响以及社会上一些错误舆论导向的影响,在人生的追求上境界不高,缺乏进取心和奉献精神,讲求实惠,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道德自律。
(2)人文科学教育意识淡薄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性质,医学教育应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精尖人才为目的。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尤其是文化素质的基础。对于医学生来说,人文素质应是其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重视人文乃是中西方医学的古老传统。“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有着丰富的医学人文思想:把“为病家谋利益”作为医学事业的最高标准。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认为“人生应该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传统中医认为“医乃仁术”,体现了古人对医学人文属性的深刻认识。但是现在我国医学院校轻视人文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忽视人文医学知识的传授。现在的医学生对医学史知之甚少,对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生肩负的责任认识模糊。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缺乏责任感和自律性。
2、  应该实施的对策
(1) 深化思想认识,推进医德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医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医学生要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完善自我,并具有明确的法制观。在本世纪初,***主席就提出了“德治与法治”两者结合起来的论述。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工作应在高校中得到高度重视,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德育对受教育者能起到思想灌输、品行纠正、自我教育完善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首先,我们应该发展教师思想素质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所谓师者,乃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为人“师表”,一举一动均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道德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学风、高度的责任心和进取心,能感染每位医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进行医学课讲授中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引导医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自律,培养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
(2)加强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医学生的自律性
    我国已加入WTO,贸易的自由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适应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趋势,现代医学教育中,必须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人文精神失落现象与发达的医疗现代化极不相符,究其原因与现阶段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有关。要改善我国医学人文现状就必需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培养医学生责任感和自律性。医学院校应增加人文知识讲座,使医学生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同时学校还应大力加强人文科学研究,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唤醒医学生的人文追求和人文关怀。教育中应注重教师在临床诊治中教,学生在临床诊治中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医德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只有真心从病人角度出发,排忧解难,尽职尽责,才能将自己的职业同人民的健康利益紧紧联系到一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唯谦虚、唯求实、唯缜密才能实现承诺,达到医疗工作的极至。这样,医学生能在临床诊治时自觉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注重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充满人文关怀,时刻牢记医生天职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知道自己在知识掌握、临床技能等方方面面的不足,从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这样培养出的医务工作者真正能做到了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自律,能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能为病家谋福利,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适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