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天地 > 正文
学生天地

医学史:感悟医学价值的“桥梁”

科学时报 发表于: 2004-12-23 00:00 点击:
    医学史的魅力,在于从时空维度展示了医学丰富而生动的演化模式,在于镌刻着永久不衰的传统以及昙花一现的时尚,在于凸现出医学不仅是探索生命原本之真、拯救病人痛楚之善、追求健康之美的人类活动,同时也充满了哲学、社会、伦理和法律的争论。医学史的魅力,在于能促使人们以睿智去洞察医学的本质与价值,以真情去感悟医学的尊严与崇高,以理想去追寻医学的梦想与辉煌。——张大庆
    12月10日,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迎来了它的15岁生日,这也是国内高等学校建立最早的一所医学史研究机构。提起医学史,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记诵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年代定然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然而,近日在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教研室主任张大庆教授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医学史课程目前已成为北大医学部中最受学生们喜爱的人文课程之一,而从张大庆的介绍中,记者也深深感受到了医学史学科的魅力所在。
                       如何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
    医学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正式设立教研室,应当以1946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建立的“医史学科”为最早,从1946年至今,除了在一些特定年代有过暂时的中断外,北京大学医学部也是全国唯一将医学史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程延续至今的高等医学院校,并于1989年建立了国内最早的医学史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
   张大庆介绍说,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直将医学史课程视为一门“桥梁”课程,主要强调从医学基础到临床之间的沟通。解放后,医学史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是帮助西医院校的同学们认识到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并激励他们努力发掘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精华。在改革开放以后,医学史的桥梁作用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不仅成为医学从中基础到临床的桥梁,也发展成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20世纪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北大医学部将医学史教学作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受到了学校历届领导的重视。
    张大庆认为,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在一般性的文化品位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历史来把握医学的真正价值。医学史学科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后,目前特别强调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医学本身价值的认识,怎样通过历史增加学生对于现代医疗保健中面临的困境或对现代医学的批判如何认识等内容。张大庆强调说,医学史教育并非仅让学生记诵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去思考围绕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医学思想,了解它们对医学发展的意义,评价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当代医学生活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并且还可以通过对历史的了解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更要能够把握住医学的人性。美国著名的医生奥斯勒曾说过,在病人最危急的时刻,医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更是每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应当领悟和具备的。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虽然技术层面的内容很重要,但在医学史的教学中,更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对病人关爱的态度才是从古至今始终不变的内容,这也将对每一位医学院校的学生日后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提供帮助。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
    当前,社会上对于医学有着很多的批判,而如何认识这种批判也是医学史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医学教育,继承了西方医学教育的一部分。西方医学教育主要是医学技术教育,其人文教育部分大多在文理学院完成。例如美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是在大学本科中教授,完成本科学习后再进入医学院深造。而我国的医学教育是在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学习医学,这样的专科性教育就很难完整地达到医生的从业要求。因为医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既是科学,也是技术和知识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服务活动。因此,如果仅仅把医学当作一门科学来教育,则很难使学生具有很完备的知识。
    张大庆指出,在我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中曾经很长时间忽视了人文教育。而现在西方已经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提出医学模式的转变,增加了人文课程。现在英美等国更进一步成立了医学人文学会,专门推进医学史、医学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医学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近十几年来,北大医学部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医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在以前更注重祖国传统医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现代感。张大庆说,虽然医学史课程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临床技术,但经过医学史文化的熏陶,却能培养学生增加医学人文精神的意识,为他们提供一种对于医学的总体把握能力。随着医学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同学们都反映医学史课程已成为他们在人文学科中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张大庆说,他很喜欢《奉献》中的一句歌词:“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而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医学史课程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真正对他们产生帮助,这也正是他所希望奉献给每一位医学院学生的。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