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天地 > 正文
学生天地

什么才是科学

本站原创 发表于: 2005-03-07 00:00 点击: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关键错误
     自从2003年初,有关媒体介绍了“旋臂涡旋宇宙理论”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极大兴趣,正是因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深入人心”了,几乎所有的教科书、科普电视片、报纸等媒体都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对它“深信不疑”。然而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有些读者来信说:“旋臂涡旋”理论不太好懂,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情?
     首先感谢读者的关心,针对读者的疑问,我将用通俗简单的方法作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觉察到:当火车高速度离开我们的时候,会听到火车汽笛音调比它静止时候低些;相反,火车驶向我们的时候则高些。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1842年)。在光谱观测中也有这种效应。1910年,美国天文学家斯莱弗发现:一座星云的某一元素光谱线比地球上同一元素的光谱线频率要低,这一现象称为“红移”。斯莱弗测定了41个星系的视向速度,有少数星系趋向我们“蓝移”(也有的称为“紫”)。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测定24个星系,发现“红移”和距离呈线性关系:星系的距离越远,它的谱线“红移”即退行速度越大——似乎宇宙在膨胀。1932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从宇宙膨胀论出发,提出了一个宇宙演化学说。他认为,整个宇宙的物质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又称“宇宙蛋”,后来发生猛烈爆炸碎片飞向四面八方,形成今天的宇宙。这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原子模型”。1948年俄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把核物理知识同宇宙膨胀论结合起来,认为宇宙开始是个高温度、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球内充满基本粒子,后来这些基本粒子发生核聚变引起爆炸膨胀,这被称为今天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原始火球”模型。1964年5月美国的阿诺.彭齐亚斯和罗勃特.威尔逊发现了3K宇宙背景辐射,很多人相信这一发现证明了大爆炸理论。至此,斯莱弗的偶然发现最终导致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诞生(1965年)。
为什么说“大爆炸宇宙理论”是错误的?
    首先假定“大爆炸宇宙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光谱观测到的应该全部是“红移”现象,就像一个气球吹大后,其表面上的各个点(相对位置)都渐渐远去。然而,观测到的结果并不是这样的,恰恰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蓝移”现象,这正是“大爆炸”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如果一定要用“大爆炸”理论解释的话,只能是一个被吹大的气球,另外一面又“瘪”下去了,显然,这样的解释是不合理的。
怎样解释比较合理呢?
    用“旋臂涡旋宇宙理论”解释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知道:太阳系大家族位于巨大的银河系的螺旋臂上,由于银河系是运动的(指向银河系中心),太阳系也在旋臂上跟随一起运动的,如果我们在地球上观测其他星系的话,其结果和斯莱弗、哈勃所观测到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许多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红移),有些星系在向我们靠拢(蓝移),同时也验证了哈勃的线性关系:星系的距离越远,它的谱线红移即退行速度越大。
    做一个类似的实验,找一张有关“台风”内容的VCD影片,用慢速度播放,从立面(俯视)注意“台风眼”的运动,如果有条件的话,在画面上标上几个点,当台风旋转前进时,你就能观测到几个点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点之间的距离变大,在特定的旋臂线上的点是在靠拢;另一种验证方法,也可以在纸上画上几条螺旋线,在各条螺旋线上标上多个点,当螺旋线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时,再计算各个点的位置时,你就能发现,红移量、蓝移量大小、红移(个数)数量、蓝移(个数)数量分布与观测点的位置有关。不妨试试,验证一下。
    如果能证明“旋臂涡旋宇宙理论”是正确的话,他将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宇宙。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