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天地 > 正文
学生天地

隔岸听萧

好心情中文网 发表于: 2005-03-18 00:00 点击:
    一直很喜欢陈慧娴的歌曲,虽然她远在海峡彼岸,我对她个人也近乎一无所知,但她的歌却给予我对音乐太多的回味,对流行歌曲欣赏有着太多的思索。犹如歌者在对岸默默吹萧,而我则隔岸细细聆听,静静感悟。
  对于她,我仅限于“为欣赏艺术而欣赏艺术”,因此无意去关注她的吃行穿戴、儿女情长,我以为这不是我们所想要的,因为生活方式本是各人有别,各人各有艺术,何必舍我而求他呢?
  我喜欢的是她的歌曲中含蓄的曲调风格和韵味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广阔意境。她唱的是粤语歌曲,我听不懂,但粗略听之可得其旋律韵味,细细品来又似懂非懂,有时琢磨出一两个歌词来感觉似有所悟;等到偶尔翻看词谱才又恍然有所明白,可再看歌词,又都是些亭台楼榭、明月孤星之类的婉约朦胧,最后竟又得个“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意境。这就是陈慧娴歌曲“美”之所在,情感歌曲就应如此,因为我们总害怕别人一语划破我们心中的情网,总不愿别人如心理学家一样道出我们潜藏的心事。陈慧娴歌曲的这种含蓄就给了我们情感自然流露但又不至于暴露无余的逃避空间,我们则情不自禁地而又偷偷地往这个意境空间里扔进我们自己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成自己的歌。君不见,《飘雪》来时,我们各自回到雪飘的日子,心中涌起各自的“雪中情”;“又见雪飘过时”又各自回到了物是人非的此时此刻;良宵佳夜同唱《千千阙歌》,却各有离愁别绪;《红茶馆》里同是美酒加咖啡,却是各有自各的滋味;“细细的雨点”里晃过的是谁的《孤单背影》?怕是听者各有意吧!“心里的他啊,快回来吧”,月亮下的不归人,听到这撕声裂肺的呼唤,又怎能不想起自己的家园?正是这样一种曲调和意境,它给了我们这样一种冲动——填上我们自己的歌词,唱出我们自己的心情,演绎我们自己的情感故事!
  听陈慧娴的歌曲,也使我形成了自己欣赏流行歌曲的方法习惯,我想这是我从陈慧娴那儿得到的最大收获。中国自古所谓歌曲即是诗词,这对今人歌曲欣赏也还有影响,因为现在很多人看重的是歌词内容。我却不然——至少歌词不是第一评判标准——我以为要是那样那我尽可以去看小说,去读诗词文章。我看重的是歌曲的曲调和意境,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师们的钢琴曲、小提琴曲,虽没歌词,但却凭借其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曲调和博大广远的思想意境,震撼着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心灵和灵魂。而我从陈慧娴身上也找到了这样一些感觉,这正是我对于她的歌曲情有独钟的缘故。
  无奈的是,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已是“龙卷风”一般,活动范围已达到了“八度空间”,行色匆匆的现代人很少有耐性去品位含蓄,感受意境。陈慧娴也因此不曾大红大紫过,甚至有段时间还悄然引退,但她所留下的歌曲依然独具一格,孤傲一方,不曾沦为俗流。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