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培训 > 正文
会议培训

难忘师恩征文:老师齐申柯

www.jyb.com.cn 发表于: 2004-11-07 00:00 点击:
    俄国有机化学界有两个齐申柯,是父子兵,都很有成就。我有幸受教于小齐申柯,而且在他身旁工作过一段时间,深受其诲。

  我受教于小齐申柯时,他大概有五十多岁,已经是一个名气很大的林业化学专家了。

  齐申柯的脸很别致,非常像叶浅予先生30年代画的王先生,呈倒三角形,是个长长的倒三角,而且还上突下翘中凹,是个“窝瓜脸儿”,最凹处架着一副夹鼻眼镜。他的头发稀少,谢顶,便把左耳朵上边的仅有的一点点头发蓄得长长的,稀稀地梳过头顶,一直梳到右耳朵边,若有若无地浮摆在头顶。

  齐申柯教授平时极严肃,很少有笑脸,也不具幽默感,绝对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古板学者。他始终独身。他对女性似乎很有戒心,不喜欢和她们交往,就连考试的时候,都不愿意和女生多说两句。我们那时考试是口试制,教授随机发问,学生临场对答。教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判分。轮到女生考试时,尤其碰到涂了红嘴唇和红指甲的女生上场,齐申柯教授往往问也不问,直接在记分本上写个“及格”,打发了事。女学生们纷纷“栽”在老夫子手里,自认倒霉,毫无办法。

  听齐申柯教授讲课绝对是一种享受。他常常讲许多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给学生们听。正因为如此,上他的课必须堂堂不落,一堂不能丢,丢了就损失很大而且无法弥补。齐申柯教授的90%以上的时间是在从事科学研究。他有几间实验室,他自己课前课后总是在实验室亲自动手作研究。他的实验室一年365天从不间断地工作,即使是节假日,他的助手们和学生们,主要是博士生和硕士生们也在工作,偶尔也有我这样的大学生前来帮忙,做些简单的辅助工作。齐申柯的实验室是出成果极为丰硕的实验室。他的科学实验工作为他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材,成了他的活教材,讲起来生动活泼,特别新鲜。两节课讲下来,听者受益无穷,往往有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的感觉。

  齐申柯的手很巧,手指短短的、粗粗的,上面留着化学试剂腐蚀的瘢痕,极像一双体力劳动者的糙手,可是,多复杂的室内试验装置经他的手一摆布就都又漂亮又实用,精度还挺高。我平生见过的最复杂的实验装置都是在齐申柯教授的实验室里见到的,真使我大开眼界。它们告诉我:世上许多宝贵的东西原来都是一批杰出人物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们的诞生地竟是一堆神奇的小瓶瓶小罐罐。

  每当齐申柯在学校里作学术报告的时候,听众当然都是科学工作者,总是拥挤不堪,提问也踊跃。我挤在其间,身临其境,总被齐申柯的学问之精深深深地折服。他讲演和对我们平常讲课差不多是一个风格,深入浅出,由最平常最基础的知识入手,步步深入,旁征博引,极富逻辑性,有很大的自信、自然,也有很大说服力。齐申柯成了我们大家的骄傲,是我们林业化学界公认的“大蔓”。

  他没有硕士的头衔,也没有博士的头衔,这在教授中是极为罕见的现象。他可是许多国内外博士的导师。他的教授头衔是国家任命的。假若教授头衔也需要申请和答辩,大概,齐申柯连教授也不是,对名誉他全然无兴趣,不论怎么劝都不成。

  齐申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不好酒;抽烟,但不厉害。领了薪水放在实验室的抽屉里,谁用都成,他用得最少。他有一辆不豪华的小车,自己开。假日里,偶尔去钓钓鱼。

  这么一位功勋卓著又淡泊名利,不招人不惹事的人,死得却很惨,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二十多年后,我从另一位来华教学的恩师那里知道了这个悲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苏联政府当局执行了一项很厉害的措施,就是禁酒,用意是想根除酗酒这个民族恶习。每天都有大批的专业巡逻队出巡,碰见倒卧的醉汉就强行关进醒酒所。待酒醒后,作过检讨才能出去。醉汉如果是个领导干部,则要罢官。

  在一个寒冷的秋夜,年迈的齐申柯一个人钓鱼归来,穿着长筒雨靴,披着雨衣,累了一天,走路不免有些摇晃,鼻子也冻得通红。他遇见醒酒队。醒酒队误把他当成酒鬼,不分青红皂白,拉上车运回醒酒所,立即投入又冷又小的隔离间。齐申柯一路大声争辩,毫无用处。他在小屋里面大吵大闹,竟没有人来看他一眼。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一切都安静下来。第二天,打开门,发现他已死去。饥寒交迫,人格备受屈辱,加上高度的愤怒,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好心的代价大到超出人们可以接受的极限,终于引来一场大悲剧。对此,人们的怨恨和惋惜可想而知。

  我哪能忘我的这位恩师:

  那是一个寒夜,我在实验室加班,旁的人大多都已离去,我守在加热炉旁注视着蒸馏瓶里液体的沸腾。齐申柯教授由他的实验室出来,和他的一名助手交谈着走向实验室大门。看见我,他没有停下来,却脱帽向我致意,把帽子举在头上,眼睛在夹鼻眼镜后面闪着光,慈祥和友善。他曾鼓励我利用一切机会多多学习,好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我懂得他脱帽向一位异国后生点头致意的用意。我心里暖暖的,我感激他。我目送他走出大门,看他消失在门后……

  想不到,他却消失得那么悲,那么凉,和他的辉煌的一生一世形成鲜明的反差。

  这两种消失反复交错着出现在我眼前,冲击着我,震撼着我,令我感伤,哎,泪下来了,模糊了我的双眼……

  舒乙简介 舒乙,老舍之子。1935年8月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长期从事林业化学科研工作。1978年开始从事业余写作,1984年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任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老舍的童年》、《父亲最晚的两天》、《我的风筝》、《现代文坛瑰宝》、《小缘棍》、《梦和泪》以及传记《老舍》等书。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