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兄弟院校办学特色选编

转发 发表于: 2006-09-22 00:00 点击:

上海外国语大学:发挥办学传统优势,打造教学品牌特色

上外外语教学历经55年的传承、沿革,形成了历史积淀比较深厚、特色鲜明的教学品牌优势,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探索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专业+外语的新型培养模式。至今已有11个非语言类专业、6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90年代中期,又率先提出“四型一辅”教学模式,即外语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专业+外语型和主辅修制,注重在加强外语技能学习与操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其它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甚至可以参加跨学科辅修专业学习。同时,积极发挥外语专业教学优势,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积极向“两头扩展”。一方面向下延伸,建立附属外语小学、中学;另一方面向上延伸,建立了大学本(专)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

广东外国语大学: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 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第一部分   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与基础

一、  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是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

二、  广外实行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的基础和优势

第二部分   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  创立“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  积极探索全英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

三、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跨文化人才

四、  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   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评价

一、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  社会对广外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评价

首都经贸大学办学特色(摘自首都经贸大学迎评网)

一是坚持开放是社会化办学、构建培养人才的立交桥。二是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南京师大办学传统与特色(摘自南京师大迎评网)

 1)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祥地之一,秉承百年师范传统,坚持开拓创新,形成了开放式教师教育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协进互动的办学模式。

 2)融合江苏人文底蕴、时代精神和教师教育特质,铸就以“厚生”为主体的南师精神,引领师生正德修身、治学励行。

 3)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坚持德法并举的原则,形成了有形管理与无形自律相统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协调、管理者接受被管理者监督与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相结合的特色。

首都师大办学特色 (摘自首都师大迎评网)

办学特色之一:与基础教育良性互动,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

办学特色之二:建设强势学科,打造品牌专业。

办学特色之三:以培养“首都人的教师”为使命。

西安科技大学特色 (摘自西安科技大学迎评网)

基础雄厚、管理严格,注重实践,强调素质。

燕山大学办学特色(摘自燕山大学迎评网)

1、        特色描述:学研产互动,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互动,实现共赢。

2、        特色内涵:

学研互动,实现双赢,教育教学推动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

研产互动,实现双赢,科学研究推动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推动科学研究。

学产互动,实现双赢,教育教学推动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推动教育教学。

上海交大办学传统与特色(摘自上海交大自评报告)

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

1、      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兴旺是交大办学的基本出发点

2、      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交大德育的主旋律

3、      “今天我以交大为荣,明天交大以我为荣”成为交大人的自觉追求

二、“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

1、“起点高”——生源的高质量,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高起点

2、“基础厚”——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宽厚的基础教育内涵

3、“要求严”——严谨的治学精神,严肃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

4、“重实践”——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5、“求创新”——交大百年办学历史的不懈追求:教学观念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

三、崇尚文艺、注重体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四、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联合办学

1、  突破部门的界限,实现优势互补

2、  突破中央与地方的界限,实现共建模式

3、  突破行业的界限,促进产学研合作

4、  突破国界,发展国际联合办学

5、  突破学校归属,发展校际联合

6、  突破学科的界限,促进跨学科联合

北京理工大学特色项目(摘自北京理工大学自评报告)

1、  继承光荣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  发挥军工专业特色和优势,造就国防科技创新人才。

3、  不断深化课程课群建设,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苏州大学办学特色(摘自苏州大学自评报告)

1、  始终面向苏南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几次重要跨越;

2、  加强互动,大胆创新,为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全面提高;

3、  积极推进群体化的普通教育课程改革;

4、  积极启动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核心课程群及精品教材建设工程;

5、  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办学特色及优势(摘自对外经贸大学迎评网)

1、  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和雄厚的国际背景师资;

2、  独立WTO潮头的高校教育地位;

3、  国内首屈一指的外经贸、金融、国际商法、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工商管理等综合学科优势;

4、  科学规范的模块教学组合和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

5、  人性化的双语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等综合教学模式;

6、  虚拟空间中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品位;

7、  良好的名校品牌和人才市场中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

8、  世界一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

浙江师范大学特色项目(摘自浙江师大迎评网)

一、    自强不息的师大创业精神,不断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

1、  艰苦办学,铸就了“自信自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乐于奉献” 自强不息的师大精神。

2、  开拓创新,建构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本专科教育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培育;不断强化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

3、  不断摸索,提升以人为本的办学目标

4、  抓住机遇,制定与时俱进的转型方略

第一,   大力增强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功能,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

第二,   适时调整办学目标,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

二、          构建“三个课堂”的育人体系,强化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第一课堂:改革育人体系,完善培养模式,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以进一步完善分学制教学计划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及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为重点,以实行因材施教、分流教育为原则,积极建立以弹性学制、学科制等一系列措施为基础的学分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从原来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行政管理为中心转向以课程管理为中心,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规定各专业学生毕业最低总学分数为170分。

2、  第二课堂:加强思想教育,活跃校园文化:

一是以三级党校为阵地,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二是以新世纪人才学院为基地,“培养一批人,带动一批人”。

三是全面开展思政工作进公寓活动。

四是积极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3、  第三课堂:深入社会实践,促进全面发展

重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实践活动,注意课内课外密切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建设完善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教育实习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尤其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走向社会,开展“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三、    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促进教育强省建设

1、“龙头”作用之一:积极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和科研条件的优势,主动承担与基础教育有关的科研项目,积极与中学联合进行中等教学改革研究;主编或参编基础教育教材,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邀请中学特级教师、名校长到学校为大学生作报告,加强了大学与中学的联系;利用刊物优势,支持中学科研活动。

2、“龙头”作用之二:不断强化成人教师教育功能

成人教育在办学形式、办学层次、办学渠道、基础建设、规范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效益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龙头”作用之三:大力发展高校师资队伍培训

十多年来,该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坚持以师资培训为本,以高师(高校)教师为主的原则,积极开拓师训工作的新形式、新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工作,为浙江高师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龙头”作用之四:充分发挥学术研究辐射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前进的学校,在学术研究方面,不仅自身不断上层次、出精品,而且在省内外各类学术团体和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吉利大学办学特色(摘自北京吉利大学网)

1、  实施“大师工程”,弘扬“教授文化”,重视学术科研,聘用一流师资,,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新生代的著名品牌。

2、实施“大楼工程”,注重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星级设施、星级服务”,努力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生活空间,实现学生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

3、实施“大思想工程”,融汇古今中外著名教育思想,全面贯彻以“人格本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研究,勇创第一,逐渐成为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的领跑者。

4、  全力打造“成功实验室”,科学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人际资源网,拓展学生国际化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5、  根据市场需求,适度超前开设专业,采用“量身订制”的课程结构,实施“双证教育”,科学规范的进行教学管理,全力培养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

6、  依托中国吉利集团,实施“订单教育”,学生入学就意味着就业!

 

地址: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行政楼2楼    邮编:510515
版权所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常用连接:学校首页   |   招生网站   |   教学发展中心   |   本科审核评估   |   旧版教务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