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附属医院,体育部,基因工程研究所,相关教辅机构: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广东省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推进我校内涵建设,加速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以实际行动贯彻和落实2013年本科教学工作会精神,将会议的理念、共识转化为具体的改革行动,我们结合2013年度工作计划中所部署的工作,结合广东省教育厅将于12月份启动的创新强校工程“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申报,根据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和教学品牌建设方向,启动南方医科大学2013-2014年本科教学改革发展工程,重点推进在试点学院、重点专业、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等重要领域的改革创新。此次项目建设列为南方医科大学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择优推荐为申报省级项目和作为校级教学成果的培育项目。
一、试点学院改革研究项目
(一)建设内容:
本项目是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其主要内容:在依法办学的前提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鼓励学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办院、协同育人。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岗位设置、教师职称评审、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学院领导班子推荐、经费统筹、招生就业、学生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赋予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引导和鼓励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引导和鼓励学院开放办院、办出特色、创建品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学院高度重视试点改革工作,愿意先行先试,支持试点改革的政策措施具体、力度大。
2.申报学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
3.试点改革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楚,设计合理,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示范性强。
(三)资助额度:
每个试点学院项目资助经费10~15万。
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一)申报内容:
本项目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学校的重点专业,促进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升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学校专业建设的示范作用,并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申报重点专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深厚的专业建设基础。申报专业积累丰富,在省内外同类专业中有较大影响。
2.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梯队科学、整体素质高。专业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本专业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
3.拥有丰厚的教学成果。拥有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或教学名师或优秀教学成果奖。注重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专业负责人能够领衔教改立项。
4.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有稳定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能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5.具有良好的教学管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规范,成效显著。
6.拥有高素质的毕业生。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不低于80%。
7.具有良好的建设与运行条件支撑。申请建设的学院保证为申报专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相应经费配套等条件;保证在四年建设期内能按学校下拨的建设经费以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
(三)资助额度:
每个重点专业资助经费3~5万。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项目
(一)申报内容:
本项目以加快推进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突出拔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全面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指导、开放性办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国际化办学为导向,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为切入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材施教、能力为重的工作方针,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物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及一大批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申报条件:
1.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2.培养目标明确,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
3.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同时,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2年以上的先期建设基础;
5.学院重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
6.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在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三)资助额度:
每项资助经费2万。
四、在线课程建设项目
(一)申报内容:
本项目以推动教学信息化环境下我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现有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推广世界高水平大学在线课程(如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应用与教学法研究,突破当前教学改革的瓶颈,实现教学模式的“三个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转变。
(二)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必须为我校正式在编教师,且原则上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担任该课程教学至少三轮以上教学经验。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水平高,愿意从事网络教学与研究,鼓励部分课程由2人以上主讲参与。所有申报教师须长期坚持面向全校开设在线网络课程,能够积极参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2.课程已建的教学资源丰富,能够呈现到学校指定的网络课堂学习平台上供学生学习使用;有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优质教学视频、学习课件和较为系统的单元练习题库;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
3.课程组教师在教学执行计划中能够面向本科生至少开设出一个以上的网络课堂,一个网络课堂能够安排一位助教来协助教学活动。
(三)资助额度:
每门课程资助经费1万。
五、特色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一)申报内容:
本项目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形成若干特色建设项目,努力培育有突破、有影响、有实效的教改成果。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实际,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带头作用,发扬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不断加强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训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学管理与机制创新等领域和环节的建设,大胆改革,谨慎试验,务求成功;项目要充分体现特色,尤其是学科专业特色,要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导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破旧立新、推陈出新;项目要注重实践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能够充分发挥示范或辐射作用,以此带动全校涌现更多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项目。
(二)申报条件:
1.目标明确、实践性强、特色鲜明,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2.有良好的改革基础,进行了较充分的调研和论证;
3.有详细的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举措;有师资、实验、实践等基础条件保障,能确保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三)资助额度:
每项资助经费1万。
六、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一)申报内容:
以课程(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
(二)申报条件:
1.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授课课程要求为已列入专业培养方案且能同时开设多个班次的课程教学。
2.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的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具有正高级职称。团队有良好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教学梯队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3.具有良好的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改革基础,包括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编写教材、获得教学成果奖等,起到良好的教学示范作用。
4.团队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思路与建设目标明确,建设方案科学可行,可为其他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三)资助额度:
每个资助经费3~5万。
七、通识精品教育课程建设项目
(一)申报内容:
本项目是学校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发挥通识教育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启动的首批通识精品教育课程建设工作。通识精品教育课程应涉及历史与文化、哲学与社会、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文明和创新与拓展实践等方面内容;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学习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师资;教学手段先进;对其他通识课程具有示范作用。
(二)申报条件:
1.立项建设课程原则上每学期均需开设,并应连续开设两年以上,授课过程受学生欢迎,课堂质量学生评价良好。
2.每门课程设1名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要负责组织3~5名符合条件的教师组成课组。其它主讲教师一般不受专业、岗位(非教师系列也可)、职称及单位(校外人员也可)限制,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研究或特长者均可申报。
3.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立项建设课程,建设期为1~2年,建设期内不得随意更换课程负责人,也不得随意停开。如有特殊原因确需更换课程负责人或停开通选核心课程,需提出书面申请。
(三)资助额度:
每门课程资助经费1万。
八、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一)培训内容和形式:
本项目围绕教学方法、专业认证、 卓越 医师计划、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八年制综合改革等重大教学改革专题进行专项师资培训,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教改项目内容的认识,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提高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次项目包含PBL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课程整合教师教学能力培训、E-learning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三种类型,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培训形式为:讲座或报告;小组研讨及团队项目;教学观摩和实践等。
同时,充分发挥我校教学名师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根据自身在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上的特长和优势,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培训内容,在3类项目中任选1个作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教师申请内容,针对性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
(二)培训对象:
1.年龄在40岁以内的青年骨干教师。
2.拟在年度申报副教授职称的校内在编在岗教师;
3.近三年新上岗青年教师。
(三)资助额度:
针对教师申请项目的组织培训,给予每次活动资助经费0.3~0.5万。
九、申报要求
(一)每个单位要严格把关,一类项目一个学院只能申报一项,除试点学院、重点专业的立项建设期为四年,其余类别项目立项建设期为二年,建设期满进行绩效评估。
(二)各申报单位以正式公文(一式3份)报送项目申请,申请表须经各单位审核盖章确认。申报截止日为 2013年12月15日 。
(三)请各教学单位务必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认真总结前一时期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教学改革重点,在教师自由申报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同时,各单位应认真审核并把关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遴选优秀的教改项目,鼓励各学院或与有关单位联合申请。项目所在单位应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上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有条件的学院还可按相应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学院配套经费能够切实落实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
附件:(学校教务处网站下载)
1.试点学院改革研究项目申请表
2.重点专业项目申请表
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申请表
4.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
5.特色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请表
6.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请表
7.通识精品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
8.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申请表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2013年12月1日